推动服务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引导百货大楼、爱博通讯等传统商贸企业创新发展,壮大小蚂蚁超市、东伟生鲜等连锁零售企业规模。重点推进福隆五金城项目,加快盘活乐购商场、宏运新天地等闲置商业资产,新增限上商贸企业不少于10户。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聚焦工业配套和现代农业发展,全力推进打渔山化工园区物流配套服务中心、好德实业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兴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速打造辽西区域性农产品物流集散网络。
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深度挖掘塔山阻击战文化基因,推进塔山红色小镇建设,进一步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力促山河半岛商业街打造省市文化产业基地,加快长城文化和旅游复合廊道、亨达花溪旅游综合体、灵山和合谷等项目建设步伐,全力开拓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构筑“全时旅游、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发展格局,力争接待游客人次增长20%。
(二)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增强振兴突破新动能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牢牢把握扩大有效投资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形成重点项目“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和梯次推进格局。
高质量招引项目。统筹利用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细化招商图谱,完善考核办法,开展全员招商、全域招商,推动签约项目数量和质量双提升。聚焦精细化工、锂电池、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全面梳理杭萧钢构、中水集团海域开发等停建搁浅项目,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唤醒沉睡资源资产。全年签约500万元以上项目不低于30个,落地项目不低于15个。
高效率推进项目。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一批有规模、高质量的成熟项目,力争谋划项目数量和争取资金数额双增长。开展签约项目落地、重点项目推进“百日攻坚”行动,落实项目包保和专班推进机制,强化全周期服务管理,切实做到力量向项目集中、政策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聚。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个,总投资162亿元,推动汇洋新材料人造金红石、荣达新材料煅烧石油焦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大唐250兆瓦风电、和强石化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
高标准打造平台。坚持将经开区作为经济发展“主阵地”,建设共济路、民族路等4条道路,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速推进德威生物医药中间体、安泰润滑油添加剂等项目,推动经开区经济实力持续提升。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区”、辽蒙欧大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加深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对接合作,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全区引进省外内资增长12.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80万美元,着力打造辽西对外开放新前沿。
(三)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打造振兴突破新高地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质效,最大限度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系统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完善“帮代办”“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服务机制,加快政务服务大厅改造升级,提高涉企和民生服务效率。着力完善项目管家“1+1+N”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清理影响振兴发展做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等专项行动,实现企业诉求“接诉即办”,确保办结率达到80%以上,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持续增强创新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依托中连集团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基地、国华能源联合创新中心,狠抓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组建产学研联盟4个,实施“带土移植”项目2个,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2个。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做好“一科三高”企业梯度培育,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雏鹰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6000万元,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潜能。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开展“双进”行动,积极主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深度对接央企国企,努力实现更宽领域务实合作。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政企直通车”服务机制,畅通与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互动渠道,推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力争市场主体增至6万户。
(四)以乡村振兴为支撑,激发振兴突破新潜力
坚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29.5万亩,切实巩固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成果,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中草药等优势特色产业,新增改建设施农业用地1000亩,推进金吉阁胜兴生态农场、大连科达小杂粮生产基地等农业产业项目,支持大北农、盛大牧业等农事龙头企业提质增效,提升邢屯韭菜、鼎硕苹果、关东白蜜等品牌知名度,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行动,突出抓好垃圾清理、河道清淤、面源污染治理等攻坚任务,建设省级美丽宜居村9个。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6.5公里,改造农村危房50户,新建农村垃圾转运站7座,实施河道治理工程3项、防洪护岸工程5项。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任务,加速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