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均衡发展,全面加快特色服务产业升级步伐。打造服务业发展亮点。实施中储粮粮食仓储、一网全城仓储物流基地等项目,打造产、存、销、运“四位一体”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新增规上服务业月度升规企业7户以上,推动吉林建龙信息科技公司营业收入突破2000万,补齐我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短板。激活旅游业发展潜力。紧紧围绕文脉复兴、山水寄情、工业追忆、尚食美味、乡村文化、红色吉林等元素,实施“美景、美食、美物、美宿、美展”文旅工程,构建“全域、全季、全时、全景”的旅游新格局。打造冬季旅游增长极,推进鸣山绿洲雪道改扩建项目,建设雾凇岛凇雪天地主题冰雪乐园,改造江北公园休闲游园,持续开展南沙冬捕节、冰雪汽车拉力赛等系列冰雪活动。促进景区提质扩容,推进乌拉古镇环境整治项目落地实施,长吉岛乐园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三府”实现开放利用。积极推动陶瓷工艺品、浪木根艺等特色商品开发,打造“礼遇龙潭”旅游商品品牌。
二、实施项目建设“引领行动”,稳支撑、提质效,打造现代化工业新城区
激活招商引资潜力,促进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围绕“2322”现代化产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全年计划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不少于100次,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个;谋划储备绿色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1000万吨/年生物质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积极推进生物质精炼一体化、聚氨酯玻璃胶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
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促进投资向优质化发展。坚持“抓三早、促全年”工作理念,力保25个三早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全年开工新建20万吨/年醋酸乙烯、有机胺绿色溶剂系列产品(二期)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续建吉林炭素整体搬迁及技术升级改造、C8C9综合利用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推进建龙25万吨无取向硅钢、吉化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等16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年内新增产值10亿元。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抢抓万亿特别国债政策机遇,谋划包装龙潭经开区基础设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债券项目20个以上,力争到位资金10亿元。
全面强化要素保障,促进服务向样板化发展。抓好两个开发区平台建设。迁改吉化管廊高压供电线路3处,完成沅江路、汉江路管架建设;推进棋盘—八家子工业污水管网连通、火炬屯区域高压线路迁改等工程;谋划包装总投资12.68亿元的龙潭经开区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力满足项目投产公用工程配套需求。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水平。全面优化审批时效,提高并联审批、容缺审批、限时办结服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均办理时限全部压减至1个工作日内。扩展政务服务事项受理范围,“无差别”受理事项占比达到72%以上,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深化“九解一协调”,持续提高助企服务水平。推广智慧政务体验区,构建“1+2+N”政务服务体系。
三、实施乡村振兴“赋能行动”,强品质、树品牌,打造现代化农业新乡村
稳基础,让产业更兴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定农业基本盘,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3.1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27亿斤。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50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深化农机具改革建设,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87%。稳步提升菜篮子供给能力,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4万亩。加快畜牧强区建设,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养殖工程,推进大口钦镇肉牛产业示范小镇建设进程,将中康承乾打造成为全区最大的规模养殖基地。稳定黑土香、普康、幸汇三大生猪产业集群,肉牛、生猪饲养量分别突破4.2万头、33万头。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乌拉御酒、杨屯白小米、一力乌拉草等农产品申报地理标识,加大嘎拉哈饰品、玉米叶画等产品开发和宣传力度,打造具有龙潭元素的“名特优”商品品牌。
优环境,让生态更宜居。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产业及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50个,打造“千村美丽”创建村12个、“百村示范”创建村3个,评选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1200户。持续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开展“绿美乡村”活动、流域综合治理和毁林整治专项行动,绿化村屯15个,迹地更新500亩,栽植树木1万余棵,打造“雾凇秘境长廊”绿化精品路线,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谋划建设112.2公里的乡村畅通工程,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养护工作。
促增收,让百姓更富足。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发公益岗位140个以上,持续扩大公益岗位覆盖率。加大庭院经济补贴政策力度,持续推动“一自三合”和“托管代养”模式,积极鼓励脱贫和监测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19000元以上。
四、实施城市建管“提标行动”,换新貌、展新颜,打造现代化城镇新形象
聚焦城市更新,推进城区全域美化。高质量开展龙潭区城市建设整体提升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跨江大桥入口及华丹大街综合整治,实施江北公园形象改造项目,持续推进口袋公园、转角公园建设,形成一批独具龙潭特色的城市标志性亮化美化绿化景观。推进东方新村、象园新村零散楼等2个老旧小区宜居改造,改造面积9.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900余户。持续完善市政路网建设,计划投资1814万元,维修改造营口路、锦州街等道路10条,维修面积4.4万平方米,铺设雨污管线1713米。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快清洁取暖项目建设,推进建龙钢铁工业余热利用项目取得有效进展,完成燃煤小锅炉改造8台,城乡分散式清洁取暖替代项目8940户。
聚焦城市管理,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开展占道经营、违法私搭乱建整治行动,全年计划拆除违法建筑160处。开展再生资源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打造行业统一规范、整洁文明有序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南宁西路东风市场、劳动路综合市场等2个露天日市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打造汉阳街、承德街等4条示范街路,持续深化升级大同路、南通路美食街功能定位,为全区夜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