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2月20日)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延伸稻米杂粮、设施蔬菜、畜禽、渔业等产业链条,加快建设新民酸菜产业园、十月稻田产业园、福建盼盼食品产业园,推进德青源金鸡项目、昊明禽业肉鸡养殖产业链项目、秋实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等落地开工。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加快中通快运东北管理中心建设,推进鲜生活冷链沈阳基地二期项目竣工投产。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壮大“新民味道”农产品公用品牌。抓实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沈阳市级2家。建好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加快21个应用系统推广使用。发挥乡村振兴研究院作用,建设孵化基地、专家工作站、中试基地等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步伐。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三美”示范创建,打造杜板牛、王家河套、柴家、红岭4个幸福宜居村。推进稻香环线美丽田园建设,加快绘就现代农村新图景,努力形成乡村振兴的“新民样本”和“新民经验”。完成城区和胡台公交场站工程,试点胡台镇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推进“一事一议”村屯道路建设,新改建维修农村公路98.3公里、险桥3座。扩大清洁取暖覆盖范围,完成2.8万平方米乡镇热泵集中供热项目,完成5000户农村散户居民煤改洁项目和1700户煤改洁配套农房节能改造项目。健全乡、村与三方公司无缝衔接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深化公主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三)聚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参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配合推进秦沈高速、新阜高速和沈阳都市圈环线高速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新民环线工程,加快实施南四路二期等道路工程。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造青年友好型街区道路。启动辽西北供水二期工程,让群众早日用上优质水源。积极融入东北水网建设规划,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完成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及养息牧河、秀水河、绕阳河一期防洪治理工程,启动柳河综合治理国家试点工程。

  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整治市容秩序、交通停车、私搭乱建、毁绿占绿等行为。加快胡台核心板块和兴隆堡等中心镇建设,增强区域带动辐射能力。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收尾工作,全面提升群众居住质量。持续推进“保交楼”工作,确保蓝湾一品、地王花园项目年底全部交付。完成奥德燃气液化气充装站项目建设,提高全市燃气行业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紧盯国家支持东北全面振兴政策措施以及中央增发的特别国债,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最大程度争取基础设施项目分批入库。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用足用好央地合作、京沈合作对接等机制,强化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协会招商,实现全年签约项目、落地项目双提升。突出十月稻田、福建盼盼食品和新民酸菜等产业园区载体招商,持续招引优质企业入园生产。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探索“跨境电商+直播”等新模式,力争全年跨境电商成交额增长10%。

  (四)聚焦有效支撑全面振兴,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持续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提高人口素质上做文章,切实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振兴。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持续开展“舒心就业”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行动。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控制在3600人以内。深入开展“品质养老”进社区、进村屯行动,“品质养老”社区达到24个、村屯达到200个。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城市社区全覆盖,推动老年人助餐点可持续发展。完成新民市7家中心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深入开展“双拥”活动,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打造“幸福教育”品牌,完善社区、村屯幸福教育课堂硬件设施。巩固扩大“双减”成果,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示范区县创建。完成新民市特殊教育学校新建教学综合楼及附属工程,启动胡台学校二期及城区第八小学建设。深入实施“健康新民”工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完成全部中医馆内涵建设和辽西北传染病慢性病治疗中心工程。实施卫生健康强基行动,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强化人才引育用留。深入实施“兴新英才计划”,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体系。强化人才培育,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振兴发展需求,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具有区域特点的职业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实施“万名农民进职校”工程,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培养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管理者等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乡村人才技术等级认定,激励更多乡村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探索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积极营造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生态环境。

  (五)聚焦优化政治生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全力建设法治政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统计和审计监督,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发扬斗争精神,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推动政府部门主动履职、担当尽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强化廉洁意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制度,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带头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95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