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准调整防控策略,抓实抓细社会防控、核酸检测、转运隔离、医疗救治等工作,有力守护了人民生命健康,把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实施了9项惠民事项。全面实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镇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高10万元,取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封顶线。落实了二孩三孩生育补贴和购房优惠政策。对返乡创业应届大学生给予1万元补贴。市辖区户籍人口免收接运、存放、火化、寄存四项殡葬基本服务费。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实现零返贫零致贫。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3%以内。实施市区教育改革,优化了教师补充、职称评定制度。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所。技师学院启动搬迁。在全省率先开展职普融通高中建设。高考首次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京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挂牌。三级医院达到4家,双矿医院门诊综合楼开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3个社会福利院引入医疗系统,“养老+康复+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3.4万名退役军人申领优待证。文体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省运会竞技比赛成绩优异。平安双鸭山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22个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市应急指挥中心建成投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0.9%、40%。群众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常态化扫黑除恶成果巩固拓展,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全市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档案史志、地震气象、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驻双部队建设、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工作得到加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深入开展“三航行动”,持续强化“高标准、快节奏、创一流”作风建设,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我市荣获全国林草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
惟其艰难,方显刚毅。这一年,我们经受住了疫情大考,保持住了经济稳进向好,干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做了一些稳增长、促发展的实事,办了一些顺民意、暖民心的好事。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更是全市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挥洒汗水拼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双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在双中省直单位和所有关心支持双鸭山发展的各界人士,特别向不畏艰险、日夜奋战,抗击疫情的广大医务人员、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越是形势向好,越要头脑清醒,正确看待面临的差距和问题。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双鸭山最大的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市场主体不强;大项目、好项目接续不足,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还有待提升;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政府系统作风效能建设仍需加强。我们将直面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的重要一年。
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宏观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多重压力,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但也要看到,我市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基础扎实、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前景好,国家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正在发力见效。特别是优化五大政策组合,发挥协同效应,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蕴含着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发展定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转型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金融支撑、物流供应链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进共同富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新提升,为建设现代化美丽多彩双鸭山而奋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产业、提能级,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