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落实“兴沈英才”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链、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实施“带土移植”团队引进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增长10%。优化人才服务,建设宝能、中科院人才公寓,打造人才“半小时生活圈”。开发人才金融产品,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提升改造人力资源产业园,畅通人才要素市场化流通渠道。接续推动方城、彩塔、北站、农大南4个特色青年聚集片区建设,推动青年友好型街区扩面升级,让更多青年人向往沈河、扎根沈河、圆梦沈河。
(五)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高品质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城市更新五大行动,让我们的城市有颜值、有品位、有活力、有温度。
全力优化空间布局。出台实施《沈河区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建设一批高质量项目,实现“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协调发展。聚焦古城、彩塔片区、农大南核心区三大核心板块,按照“三个优先”原则,推进实施总投资203亿元的47个项目,着力打造城市结构关键点、城市建设新亮点、城市经济增长点。
全力推进古城改造。锚定打造中华文化地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重点实施沈阳路古城有机更新,持续推进九门路等34个重点工程。引入更多优质文商旅产业项目,与新华社联合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动古城风貌提升与业态升级。打造全国示范步行街体系,提升改造8条特色胡同,活化连通沈阳路与中街协同空间,建设古城核心通道走廊。开展中街“西南北”活化行动,塑造“商业、历史、文化、民宿”融合消费新场景,不断塑造古城复兴的新动能新优势。
全力提升建管水平。大力推行“五工程一管理”,打造标准化、设计化、法治化、网格化、社会化、智能化城区。推进城区建设,实施135个老旧小区、24条背街小巷和20公里小区管网改造工程;开展缓解停车矛盾综合治理,“好停车”平台接入率不低于85%。优化城区景观,深入实施以园美城、以绿荫城、以水润城工程,新建100个口袋公园,完成青年公园、五里河公园(二期)改造,补绿覆盖裸露地面5万平方米,着力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区。加强精细化管理,持续治理“乱破旧”,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区环境。
(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美丽沈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护绿、增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发展。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综合利用。践行全面节约战略,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更多的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巩固拓展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持续改善大气质量,抓好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加强工业企业排污监管和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确保满堂河等域内5条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实现河流“长治久清”。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和污染地块管控,确保土壤安全利用率100%。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煤炭减量替代与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交通、用地等重点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扩建6台燃气锅炉,重点支持沈阳东部地区清洁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支撑770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完善支持绿色发展政策措施,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打造“两邻”幸福家园。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沈河人民更有事业、有希望、有尊严、有温暖。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推动舒心就业进社区,差异化打造13家舒心就业示范社区。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确保全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率达到100%。提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农民工讨薪案件动态清零。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现百户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面积25平方米标准。优化居家养老模式,推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和个性化养老需求。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新建60个社区老年食堂,实现111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
推进健康沈河建设。推开医联体模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打造区域中医药专科联盟,建立更加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践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组织举办沈河区全民运动会,全面开放文体中心,持续改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推动全民健身覆盖全民、服务全民。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推行“孤儿不孤、独老不独”精准帮扶,开展“邻家儿女”亲情陪伴暖心活动,织密兜牢特殊群体保障网。持续加强劳动保障,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和失业保险“免申即享”稳岗返还经办模式,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八)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不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全力建设平安沈河。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坚决维护国防安全,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支持重点实验室、新材料研制、人工智能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军转民”技术转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