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焦项目攻坚,推进融入发展新格局
搭建项目承载新平台。紧紧围绕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和“十个新突破”目标,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对上能争取、对外能招商”的大项目、好项目。启动中小企业园区、物流园区规划,围绕产业集聚、要素汇聚、基础完善做好各项推进工作,争取早日获批并开工建设。继续落实“1+6”项目包保措施,服务项目建设。尖山区农贸市场等3个新建项目,力争“开春即开工”;双矿门诊综合楼等4个续建项目力争早日竣工;全年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要达到12项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项,着力提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竣工投产率,以有效投资推动尖山区高质量发展。
推动招商引资新突破。紧紧围绕“四个新经济”,紧盯重点地区,瞄准优势企业,继续以不远千山万水、用尽千言万语、不怕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精神引资引智引才。以“双深”“两山”合作为契机,全面实施“1+1+N+S”招商引资模式,采取敲门招商、小分队精准招商和图谱招商等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开展招商之冬,重点对接北京新汇丰有限公司医疗康养、北京新世纪医药有限公司透析医院、江苏昆山爱德梵星教育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持续加大香港仁爱医疗康养等项目帮助服务进度;力争紫苏项目复工、农贸市场二期启动。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分别增长30%和20%以上。
形成对上争取新状态。从国家所给、省、市所有、尖山区所能的结合上找准契合点,吃透中央和省市政策导向、产业导向、投资导向,积极抢抓机遇,聚焦加快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民生事业发展,谋准谋实谋好一批项目,用足用活用好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社会事业品质。主动对接和融入全市重大战略,积极参与全市产业分工,全方位推进规划衔接、产业对接、科教承接,争取市级部门给予更多更大支持。
(三)聚焦改革创新,推进打造营商好环境
更大力度推进深化改革。全面衔接落实国家和省市改革任务,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模式,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疾控体系改革,推进“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优化中心区学区、学校布局,推进“区管校聘”。
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和百姓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级,实行重点项目专班跟进、首席服务员全程跟踪服务。加快尖山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建立健全“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企业之家、市民之家,打造24小时政务服务站,实现办事大厅“无门槛”,服务便民“不打烊”,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继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模式,完善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坚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市场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法诚信褒奖、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促进全区社会信用水平整体提升。
更优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建立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服务体系,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公平竞争法治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松绑减负。深入落实国家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支持政策和“振兴发展民营经济45条”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扎实开展援企稳岗等助企纾困解难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成长,大力弘扬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公司法人、企业厂长(经理)、乡村致富领头雁、乡土技术人才等免费培训工作,努力培育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
(四)聚焦精细管理,推进建设宜居园林城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安邦河治理、二道河治理,完成23条侵蚀沟治理任务。开展河湖“清四乱”回头看,集中整治矿渣堆、矸石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完成10蒸吨以下锅炉改造。加大对乱占耕地和耕地“非农化”整治力度,巩固畜禽养殖场禁养区治理成果,畜禽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坚决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田长制,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等工作,继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专项整治的整改和巩固,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投资63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村屯绿化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改厕775户,提升污水管网使用率。积极解决农村百姓最关心的用水问题,对部分村屯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让百姓吃上方便水、放心水。大力推进“六清一修一改一建”村庄清洁行动,对公路铁路沿线、背街巷道、城乡结合部进行综合整治,清理私搭乱建、整治残垣断壁,推进卫生保洁城乡一体化,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引导鼓励村民通过栽植花木等美化绿化庭院。积极开展“菜园开发利用建设村”建设行动,全年创建美丽宜居村3个,最美庭院示范户25户。
加强建管机制措施。加强与市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建立“街长制”等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下水不通、路灯不亮、路面破损、环境脏乱等急难愁盼问题,对小开荒、废品收购点、积存违建、建筑垃圾等进行集中整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投资1.78亿元对58栋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面积36万平方米,惠及群众3578户。有重点、分区域,加快推进棚改安置工作,同步推进解决棚改房屋“应拆未拆”问题。新修建背街巷路6条、休闲广场2处,绿化2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工作机制,解决社区健身器材、公共设施管护不到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