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30日)

  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长远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围绕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 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强化科技创新。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培育创新主体,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0户,高新技术企业和雏鹰企业保持20%以上增长;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动态培育库,推动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到65户。实施创新项目,支持辽宁特种机床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产品实现中心、增材制造研究所,组建激光产学研联盟;加快铸研科技铝合金熔模铸造数字化生产线、华维智能激光研发打样中心等项目建设,鼓励精锐数控、双华焊接等企业参与省市“卡脖子”技术攻坚、申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技术合同成交额均保持15%以上增长。建强创新生态,扩大“弘英汇”创新服务平台品牌效应,发布区级“揭榜挂帅”课题15项以上;拓展永安迈迪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应用范围,加速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引导企业“上云用云”;打造“5G+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项目10个以上。集聚创新人才,用好“兴沈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完善科技管家制度,主动帮助企业对接高校院所,引育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加快126中学蒲河湾分校、智能制造产业园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阳光100凤凰街青年友好街区,吸引更多人才选择于洪、扎根于洪,拼出未来、创造奇迹!

  推动工业升级。以“智改数转”{19}为关键抓手,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20},全年新增规上企业不少于20户。做强“老字号”,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及功能部件等产业,推动联恒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旺达数控机床及机器人配件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15%以上。做精“原字号”,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园,推动北方厚祥轻量化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竣工投产,促进骨干企业产值企稳回升。做大“新字号”,布局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进华天航空科技全流程离散型航空航天构件高效数字孪生、友谊新材料BOPP膜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字号”产值增长20%以上。同时,把握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契机,瞄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方向,推动优质要素资源向永安机床小镇、苏辽产业园高效集聚,助力沈阳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

  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21},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加速集中,做好“四资”{22}梳理注入工作,提升平台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力争年内达到AA主体信用等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完善助企帮扶工作机制,推广“园区集合贷”使用,制定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场景清单,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集约、智能、专业、精细”的原则,拓展“七室一庭”应用范围,完善“一站式”执法模式,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综合执法“一张网”。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扎实推进存量土地盘活攻坚,全年提供产业和城市发展用地99公顷。

  (二) 坚定不移推动开放发展,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打通外循环。提升开放能级,聚焦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的战略任务,依托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进沈阳国际陆港开发,做大“路上通道”,建设国家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高水平完成陆港总体规划,构建“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适度超前实施起步区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筹建进口商品展示中心、集拼集运中心等功能平台,引进临港贸易、货运代理、供应链金融等产业项目,申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于洪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大宗商品进境指定口岸,打造东北首位商贸物流示范区、国家级外向型经济服务区、东北亚开放合作产业先导区。提高招引质量,完善“专业招商+全员招商”工作体制,盯紧产业链、供应链、朋友圈,以“双碳战略”“新五大件”{23}“数字经济”等新领域为方向,以生态共生关系招引合作伙伴,积极争取更多“高大上”的好项目落户于洪,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引资总额不低于100亿元。

  改善内循环。扩大有效投资,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重大项目谋划实施,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等重点领域,包装一批全局性、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全年储备亿元以上工程项目不少于100个;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大数据产业园等新建项目尽早动工,推动大堤路改造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70个以上。释放消费潜力,把握沈阳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契机,黄海路地区整合现有商业资源打造特色街区,于洪新城地区依托阳光100凤凰街发展夜经济,陵西地区加快亿合城等商业项目建设,丁香湖地区加大商业项目引进力度,打造生活服务圈,培育发展增长点;经常性地组织零售、餐饮、汽车销售等企业进行异业联动、互惠对接,积极发展“首店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刺激商业繁荣,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奥体体育运动中心,办好风筝节、玫瑰节、采摘节、冰雪节“四季游”文化旅游活动。

  持续优环境。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助企纾困等各类扶持政策,完善免申即享、免申即办机制,新设市场主体增长10%以上。优化乡村民宿等宅改实践项目审批流程,设立乡村民宿“一件事”通办窗口。筹建政务服务新中心和西部、北部两个分中心,加强政务服务驿站管理建设,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三级联动、规范统一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综合窗口进园区试点再升级,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完善“于快办”助企纾困云平台功能,定期组织政企服务团“进园区”“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407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