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1日)

  过去的五年,我们全力以赴强基础,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83万亩、保护黑土地120万亩,粮食年均产量超过27亿斤。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百强企业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4464个、2376家。改造农村危房1.7万户、农村厕所5.3万座,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建成美丽乡村101个,基本实现“村村干净、家家干净”。行政村、自然屯通硬化路率分别达到100%、97.5%。实施水利重点项目146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农民14.4万人。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国有林场、供销社、农垦等改革扎实推进。县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集安市、通化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辉南县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柳河县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县。

  过去的五年,我们全力以赴提品质,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初步方案,城市总体设计、城市交通综合体系设计取得新成果。高铁生态新城完成规划编制,与高新北区、港务区一体发展,建成区面积达到58.5平方公里。市区改造棚户区90.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391万平方米,实现旧貌换新颜。西昌、五月花互通立交完工,改造建设大街、官道岭大街等街路30余条,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统筹地上地下,新建改造供水、供气、供热管网542.6公里,改造排水管网81公里,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9公里,城市里子面子同步提升。一江两岸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一批公园广场建成开放,城区绿地面积达到2177.3公顷,市容市貌大幅改善。我市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全国最美旅游城市、新时代中国最美生态宜居名城和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诸多荣誉。

  过去的五年,我们全力以赴保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始终高于GDP 增速。城镇新增就业12.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6万人次,零就业安置比率达到100%。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养老、失业、工伤、低保等保险保障待遇稳步提高。解决无籍房6.8万户。新建维修校舍74万平方米,义务教育薄弱校改造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验收。中高考改革衔接基本完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医联体、医共体稳步实施。市中心医院晋升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有力有效。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新建乡村博物馆10座。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原创剧目《回家·宝贝》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全民健身中心、市滑冰馆等运动场馆投入使用,在全国竞技体育、冰雪赛事中共获52金、29银、30铜。开展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扫黑除恶成效显著、常态化推进,我市被评为全国雪亮工程重点市。扎实开展信访专项攻坚,一批重点信访案件有效化解。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连续6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粮储、残联、气象、水文、人防、广电、统计、调查、档案、地方志、公积金、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五年,我们全力以赴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完善政府党组理论学习制度。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7件,制定政府规章1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78件、政协提案715件。建立包保、调度、会商、督查、反馈、考核6个落实机制,形成了闭环管理、清单管理、施工图管理等抓落实工作模式。制定并实施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制度,互联网督查平台上线运行。政府议事决策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一府两院联动机制,拓展了法治化、常态化解决矛盾问题的新渠道。我市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集安被评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加大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力度,政府自身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2021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精准有效应对输入性疫情影响,用50天时间实现三清零,用10个月时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坚定勇毅的信心、砥砺奋进的斗志,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展现了通化气魄、创造了通化速度、彰显了通化担当。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实行六办合一抓经济、六个一保运行,挖增量、控减量、防变量,经济运行呈现稳固恢复、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逐季升位,预计全年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26.1%和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0.9%。21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86个项目竣工,50个项目达产达效,92个债券项目拉动投资333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净增产值102亿元,93户企业升规入统。发放五轮消费券,拉动消费2.43亿元。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搭建产业大脑,推动10个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0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4个化学药完成一致性评价,东宝5个产品中标国家胰岛素集采。2个药材基地被认定为省首批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基地。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6项,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第六届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第六届中国通化山葡萄酒产区高峰论坛,打响中国医药城葡萄酒城城市品牌。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7.7亿斤。六大农业龙型经济实现产值372亿元、增长5%。生猪、肉牛分别发展到57万头、18.4万头,增长12%、16%。启动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东北林产品交易中心落户通化。我市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千村示范创建开局有力,73个村成功创建示范村。我市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任务高质量通过省考核验收,群众满意度达99.8%。开放合作取得突破。港务区化工产业园加快建设,商贸加工创业产业园主体完工,完成货物吞吐量1100万吨;医药高新区工业产值增长15%;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免税店建成。与长春和吉林大学对接合作的35个项目、与台州对口合作的36个合作事项成效明显。实行全员招商、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0%。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推行不见面审批,制作一项一策一团队全流程导引图,休息日、节假日随叫随到、随到随审,符合审批条件的随审随批。政务网上服务满意率、简政放权工作并列全省第一。通·通办APP 实现便民服务掌上办。完成16条服务热线一号整合,市民咨询办结率居全省前列。新政务服务大厅和大数据中心主体竣工。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6%,重点流域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认真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要求,一批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解决,中央和省工作组给予高度评价。城市面貌明显改善。通化大桥竣工通车,5个智能立体停车场、3条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建成使用,玉泉路等3条断头路彻底打通,北出口综合治理、金厂大街管廊、污水管网、调峰储配气源厂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拆除违建295处,整改重点路段各类问题1.4万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1万人。完善社会保障网络,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4%。改造老旧小区170万平方米。完成通梅一级路三个收费站撤站工作。佟佳江旅游度假区一期免费开放,关东里小镇加快建设。冰雪产业示范新城一期投入运营,成功举办第六届吉林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冬奥火炬展示、吉林国际高山单板滑雪挑战赛等重大冰雪盛会和赛事活动,开展冬奥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冰雪运动已成为全民健身新时尚。双减工作成效显著,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监管率均排在全省第一位。新建改建校园校舍32个,民主小学建成使用。医药健康高职学院成功创办、实现招生。市中心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列入国家规划,市中医院国家特色重点医院、传染病医院异地新建加快推进。我市疫情防控扁平化管理方式、三主任三护士长制度方舱康复医院等工作模式成为全国新冠肺炎防控经验。社会福利院异地新建竣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推进社会治安、边境安全等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9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