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合作。坚持以五个合作为引领,推动开放合作走深走实。抓好一港两区建设。发挥港务区化工产业园平台作用,在企业入园上实现新突破,加快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吉林省东南部农林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争取获得国家批复,货物吞吐量达到1200万吨。医药高新区开展创新提质攻坚行动,推动企业增效、项目达效,实现产业规模、质量双提升。推动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医药健康产业园、进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实现提档升级。抓好区域合作。深化与台州对口合作,推进南北大宗商品集采中心等28个合作事项取得新成效。加强与长春、吉林大学对接合作,推动特色野山参精深加工产业联合体等24个合作项目,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格局。抓好通道建设。加快沈白高铁施工进程,开工建设高铁综合客运枢纽,集桓高速完成全部路基和桥梁建设,推进通化至长春高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鹤大公路通化绕越线前期工作。通化机场改扩建力争年内启动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实现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推动鑫鸿新材料、建新科技等骨干企业创建省级科技创新中心,抓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0户以上,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户。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推动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创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0项,升级中药大品种10个,申报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50个。加快通化师范学院医药健康产业实训基地建设,筹建药品、保健品检测中心。实施创新人才积聚行动。落实引才入通政策,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强化柔性引才,通过项目合作、建设人才飞地等方式,引进一批高端团队。大力培育本土人才,激发本地人才活力。
(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开新局。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大工程,推进乡村五个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保障粮食安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施黑土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27亿斤以上。发展乡村产业。优化种植业、扩大养殖业、做大园艺特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六大农业龙型经济产值增长10%。加快禾韵蓝莓万亩种植基地等项目建设,林特山珍产业产值增长13%。推动长白山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省级优良食味米基地建设,中小药材、稻米产业产值增长10%。加快肉牛养殖场、养殖园区建设,大力推动秸秆变肉,着力发展精品畜牧业,推动畜牧养殖农场化、牧场化、工厂化、肥厂化、规模化发展,畜牧业产值增长5%。落实农业种植、养殖保险政策,增强三农服务保障能力。推广农药化肥减量控害增效技术,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安全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先行,做好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7个,建设5G基站100座。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改造农村厕所3900座,创建示范村80个,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产业扶贫成果,持续开展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五)坚持践行两山理念,在建设生态强市上开新局。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抓好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有序修复33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4处采煤塌陷区。推进林长制,造林和抚育森林5.8万亩。实施哈泥河源头湿地保护项目,恢复湿地450亩。狠抓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完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强化污染防治。开展空气质量提升行动,落实5+1秸秆处置措施,推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道路、工地、矿山等扬尘治理,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5%。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清四乱行动,加强水资源管控,主要河流国省控断面水质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开展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防治行动,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倡导绿色发展。构建碳达峰1+6+10政策体系,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加快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启动红松国储林等项目,抓好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
(六)坚持建管一体,在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上开新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努力建设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游子骄傲、游客留恋的美丽山水城市。精心规划城市。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启动城市体检评估,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系统,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精致建设城市。市区改造老旧小区27个、58.8万平方米。实施玉皇山大桥改造,完成江安路、江锦西路、金桥路和2处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建设,实行停车泊位智能化工程,创建公交都市,提升城市微循环水平。完成净水厂一期建设,改造供热管线12.8公里、换热站5座、燃气设施9000户。新建污水管网5.7公里,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质效。升级改造2条特色美食街区,加快佟佳江绿水长廊建设,新建3处口袋公园,打造大小公园互补的城市园林格局,努力让广大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移步见景。精细管理城市。推进《通化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立法,《通化养犬管理条例》公布实施,编制《通化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探索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市容市貌、违法建筑、小区物业等专项治理行动,真正把绣花功夫落实到城市管理的每个细节。
(七)坚持共建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开新局。以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为引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倾力办好惠民实事,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保障基本民生。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新增基本养老保险1万人,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推进门诊医疗费用跨省和重大疾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强养老体系建设,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稳步提高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7585户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解决1万户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发展普惠民生。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实施校园安全工程,增强教育基础保障能力。抓好大学区建设,推动十三中和二十中一体化办学,通钢二小教学楼建成使用。有序推进中高考改革。深化与通化师范学院校地合作,推动医药健康高职学院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市中心医院与吉林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加快市中心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传染病医院异地新建和两区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市中医院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成使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实施万发拨子遗址、墓葬遗址保护和环境整治,跳台滑雪、越野训练基地、吉林冰雪丝路博物馆和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建成使用。开展第七届健康徒步节等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五有建设,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创建工作。守护平安民生。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提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统筹推进各类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深化府院联动,巩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法依规、有力有效化解信访诉求和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强化应急管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动强边固防,筑牢边境安全屏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严格规范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