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24日)

  ——2021年11月24日在长春市南关区

  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鲁 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第十八届政府工作回顾

  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全区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的五年,也是南关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五年。在这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五年里,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鼎力支持下,知难而进、坚韧向前,圆满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绩效综合排名始终位于全市第一方阵。

  ——我们一以贯之稳运行、保发展、增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年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各类问题交织叠加的不利因素,穷尽一切办法,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主要指标连续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2168亿元,区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1.4亿元,可支配财力始终位于城区前列。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62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投资强度位居全省前列。挂牌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达到5家。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6万户,五年新增5.2万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818亿元,保持了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

  ——我们精准用力抓建设、强引领、促联动,新城发展纵深拓展。五年来,坚定不移抢抓城市南延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把南部新城建设作为最核心工作。立足“五区一中心”发展定位,主动作为,统筹破解规划、征收、建设各领域的关键性难题,新建道路110条段159.7公里,铺设配套管线1033公里。联动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7个,钜城国际、远大购物等一批高端项目相继落位,省市政务大厅等22家行政机构先后进驻,市博物馆、工人体育馆等13家大型文体设施相继落成,区域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更加强劲。

  ——我们持之以恒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五年来,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6%。平安银行、亿联银行等一批新型金融机构成功落地,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以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培育商务楼宇56座,其中纳税超千万楼宇23幢。华为总部、国文质子医院等高新产业项目签约落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7家,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突破190亿元,科技引领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加快传统商贸业升级提速,重庆路、卫星路商圈发展活力和势能越来越足。培育形成专业特色街路15条,推进欧亚三环、华億广场等综合体投产使用,华润中心等超大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新增商业面积117万平方米,产业结构和税收结构更趋合理、更加优化。

  ——我们坚持不懈补短板、树形象、强品质,城区环境持续优化。五年来,坚定不移紧扣中心城区发展定位,聚焦征收与建设同步实施,建设与管理有效衔接,新区与老城一体推进。高质量编制绕城以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创新实施南部整体征收,带动全域基本实现城市化。加快城市转型和有机更新,投入近30亿元,对三环以内15平方公里老城区,实施两轮立体化改造工程,143个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蝶变。对10个地块、17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拆旧建新,4600户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立足城市发展需要,梯次完成170个地块、9000余户群众的征迁安置,释放发展空间140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突破70万,五年新增近17万人。牢牢把握城市管理精细化主线,全面推动执法力量下沉,管理质效逐年提升,高标准通过“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复检验收。

  ——我们全力以赴抓扶贫、治污染、防风险,三大攻坚成效显著。五年来,坚定不移推行精准扶困保障机制,实现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全覆盖。扶贫协作成效显著,投入1200余万元,支持大安、德惠两地实现全面脱贫。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重拳治理伊通河、永春河流域畜禽污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搬迁规模化养殖场57家,率先实现全域禁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域内水体全部消除黑臭。推行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新建绿化景观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1%。高标准通过两轮中央环保督察阶段性验收。精准化解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先后处置鼎邦资产、嘉润投资等非法集资案件145起。有力防御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和四次台风侵袭,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我们锲而不舍抓改革、提效能、优环境,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坚定不移紧跟中央要求,蹄疾步稳落实十大领域改革任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街乡机构改革。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综合改革,政务服务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504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结。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组建区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出台26条助企纾困专属政策包。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积极落实津、杭对口交流合作,充分借助两地及周边辐射资源,推进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累计引进内资279亿元,利用外资6155万美元。

  ——我们用情用力办实事、惠民生、增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年来,坚定不移把民生改善作为根本宗旨,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超100亿元,政府承诺的346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创新推行“政企校训”联动服务模式,开发就业岗位8万个,新增城市就业7.3万人。梯次完成7所校园建设改造,新增优质学位9730个。扎实开展“三献”行动,实现《南关年鉴》编纂“五连发”。区文化馆投入使用,打造形成“十分钟”健身活动圈,被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残疾人保障逐步从基本生活向综合服务转变,区残联获评全国“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社会化养老体系逐步成熟,养老机构规模、质量位居全市前列。积极探索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被民政部选定为全国试点单位,东风社区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区”。全力帮助退转军人解决实际困难,被评为吉林省“双拥共建”先进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遏制各类重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区长公开电话、区长接待日工作,累计受理群众投诉5.13万件,反馈办理率达到100%。坚决落实“两个专项攻坚”要求,150件中央交办信访积案全部办结。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8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