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征程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龙头作用,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一枢纽、四中心”,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上有更大作为,在绿色低碳发展、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在实现辽宁振兴发展新突破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先锋。
我们要紧紧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一千亿元、人口规模突破一千万人”的奋斗目标,按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的总体安排,深入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坚定直道追赶、弯道超车、换道引领的信心,加快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突出抓好“四个行动”,大力发展“五型经济”,着力提升城市“四个品质”,倾力打造民生品牌,全力推动沈阳从工业文明时代装备制造的“优秀生”蝶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与如期实现“三个一”奋斗目标相衔接,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不低于3.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积极应对“三重压力”,深入挖掘投资、消费潜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落实用好政策。按照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落实落细中央各项政策。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专项债。坚持“三直一快”,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纾困帮扶力度,降低企业用工、用能、物流等成本,千方百计稳住、壮大市场主体。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面做好“谋立推建”工作。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民生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高质量项目。提升审批效率,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落实“五个一”机制和首席服务官制度,做实“四比四看”活动,实行周调度、月推进、季点评、半年全年双考核,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受阻问题,加快宝马X5、纯电动3系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000个以上、产业项目1450个以上。强化全域、全员、全年招商,实施专题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汇聚沈阳,让项目支撑起沈阳今天的快速增长,转化为沈阳明天的强大实力!
促进消费升级。扩大传统消费,提振家电、汽车、餐饮等重点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坚持租购并举,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培育新型消费,壮大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新模式,加快发展线上消费、体验消费。拓展服务消费,推动医疗健康、养老托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开展体育消费试点,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叫响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的文旅品牌,吸引更多外来消费者。引领时尚消费,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发、首店等新业态,加快培育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防范化解风险。继续抓好城商行和农信机构改革化险工作,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加大非法集资案件查处力度,护航振兴发展行稳致远。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确保按期完成化债任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聚焦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持续做好“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实施100个智能升级项目、50个精益数字化咨询项目,打造10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一批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首应用。深度开发“原字号”,支持冶金建材、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加快布局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新型高端材料等未来产业,推动黎明航空动力产业园、中航发燃气轮机产业化基地、碳纤维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取得突破。推动各类园区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努力打造新型产业生态圈。
加快推进数字沈阳建设。主动拥抱数字时代,用好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中枢系统、数字驾驶舱、数字底座。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促进5G应用从辅助生产向控制生产延伸,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和标志性示范项目,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建设,办好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着力提升数字产业化能力,推进大数据、区块链等产业化应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乡村建设,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打造智慧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推出更多便民服务应用场景。培育数字生态,新建5G基站1.2万个,推进“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建设,争创国家“双千兆”示范城市,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全力打造东北数字经济“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