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伊春市友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9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9日在伊春市友好区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伊春市友好区人民政府区长梁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友好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聚焦答好新时代“林区三问”新答卷,全力稳经济大盘、战风险挑战、守安全底线、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可持续振兴,在考验、挑战、收获中走的更为坚定,更加有力,更有底气。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6.3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激活生态资源“造血”功能,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优良天气比例达到96%以上,年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0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零火点目标”。创建“无废细胞”①4个,实施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地表水水质达到III类以上,饮用水38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达标率100%。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项,生态修复历史遗留矿山3.02公顷。以高标准创建林长制北方区域伊春样板为牵动,与逊克县建立交叉林长共管推进机制。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处,植树、造林180.8万株。高质量完成3万亩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修复退化林2.26万亩,森林抚育18.78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3.65%。

  生态价值持续转化。加快发展林菜、林菌、林果、林药等林下产业,采集野生山产品18770吨,种植北药4.3万亩、黑木耳492.1万袋,桦树汁采收量达到1258吨;种植蓝莓、蓝靛果8200亩,林业经济总产值预计达到53580万元,同比增长14%。成功续展“友好蓝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伊蓝“蓝莓”鲜果、志有“桦树汁”、鑫宇酒业“桦树老窖”等优质产品入选“九珍十八品”名录。

  一年来,我们坚持聚力发展、赋能强基,产业振兴步伐更加稳健。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耕“1+3+4”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动能加速积聚。

  农业发展质效双增。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全区种植粮食作物13.84万亩,总产量4686万斤,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加速布局建设湖羊、冷水鱼、林蛙等特色养殖项目,冷水鱼、林蛙养殖产量突破1720吨。农林牧渔业预计同比增长7.4%。培育壮大无公害绿色农业,新建农业设施大棚21处。各项惠农政策全面精准落实到位,发放各类补贴5673.3万元。

  企业技改持续升级。积极为企业与高校、院所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哈工大研发的“混线异构高速木制品分拣系统”在我区木制品加工企业投入使用;帮助伊蓝生物科技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全年为企业申请科技奖补资金136.35万元。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数字经济聚势赋能,原本自然现代产业园建成运营,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3500万元。生物经济强势发力,成钧中药投产达效、丰奇生物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势头强劲。激发冰雪经济活力,成功举办“全国大众冰雪季”2024年全国青少年冰壶邀请赛、2024年黑龙江省青少年友好冰壶邀请赛,被央视、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刊播,“冰壶之乡”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创设计产业加速壮大,市场规模达到420万元,同比增长193.67%。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实行区级旅游诚信基金先行赔付机制,设立24小时旅游服务热线和“宠客联盟”服务点。承办“中国旅游日”“伊春森林露营大会”等省市级活动,举办首届“森林啤酒文化节”“友好区第六届森林冰雪欢乐季”,推出“畅游精品研学、共赏文化盛宴、纵享赛事热情、慢品友好味道”四个板块13项文旅活动。年货大集、花灯街景被央视报道。蓝莓基地、溪水林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获评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11月接待游客161.05万人次,同比增长84.72%;预计实现旅游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87.44%,均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引领、投资支撑,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准确把握政策动向,全力抓招商、扩投资、上项目、提消费,全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锚定生态旅游、森林康养、食品加工、中医药、绿色农业等领域密集对接央企、行业龙头和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开展招商活动80次,实现原本自然现代产业园、龙江公社共享肥业等8个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额4.35亿元,同比增长197%。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10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实现投资2.14亿元,投资完成率115.9%,位列全市第一。政府投资项目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上甘岭镇供热热源改造、双子河排水防涝、老旧危桥改造等民生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经济活力加速迸发。组织实施系列促消费活动,联动家电企业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打好企业让利、政府补贴双向组合拳。投入财政资金90万元发放补贴和电子消费券,拉动消费400余万元。积极创新消费场景,“赶山季”秋货大集、年货大集实现销售额320余万元。市场活力充分释放,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02户,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3%。

  一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助企纾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拓展新空间,激活新动能。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高质量完成部分机构改革,将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精简优化为7个,完善镇(街道)管理体制,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挂牌成立友好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DIP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机构覆盖比例达到100%。推动职能部门全量认领“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17个一件事改革全部上线运行。

  政务服务水平持续强化。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率100%、办结率99.49%、满意率95.55%,排名全市第二。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信易+”场景应用10个、“码上诚信”应用场景31个,受益人数达2200余人。

  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制定惠企惠民政策动态目录和清单,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建立“领导包保+项目专班+首席服务员”工作机制,帮助市场主体解决问题32个,政商沙龙活动全市排名第一。积极搭建“政银企”融资合作平台,办理商标质押贷款400万元,让惠企政策由“白纸黑字”变为“真金白银”。

  一年来,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耕细作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统筹民生保障,深入实施幸福龙江建设工程,在共富共享中迈出新步伐。2024年民生支出8.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3%。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着力开展稳就业专项服务,创新就业创业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组织各类招聘活动77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92人。扎实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工作,获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培训中心通报表扬。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4822万元;持续加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实施医疗救助1289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57%,超额完成全市参保扩面任务。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大力改善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2024年高考本科线上入段率96.96%,同比增长2.35%。加强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中医进养老院等活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成全区“两定机构”医保服务站(点)34家,城乡居民健康建档率94.87%。完成友好纤维板厂文物修缮一期工程和区文化宫楼顶修缮,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汇演、第二届冰雪运动会、“梦幻之夜、炫彩友好”主题灯展、传统文化展演等全民文体活动80余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城乡建设协同并进。聚焦功能完善,统筹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新建雨水管线32.3公里、污水管线7200米,改造老旧供水管线2.2公里,上甘岭镇供热能力增至60万平方米,联结线大桥、反修大桥等5座新桥建成通车。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爱国村“精品村”建设水平,推动青山村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曙光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落地。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新安装铁艺栅栏4500米、路灯87盏,铺设绿化草坪3644平方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一年来,我们坚持防范风险、稳中求进,社会大局长期和谐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城镇燃气、建筑安全、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工矿商贸领域连续7年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春秋两季森林防火及夏季防汛工作取得全胜,实现连续25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目标。

  平安友好成色更足。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信访问题化解“百日会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年破获刑事案件24起,命案积案攻坚行动连续三年取得战果,“八类严重暴力犯罪”②实现全年零发案,社会环境更加稳定。

  金融风险稳定可控。妥善化解处置重大风险隐患,严格落实中央、省、市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持续推动内控建设,将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严格控制在限额之内,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政府自身建设更加扎实。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深化政府自身建设,提升行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政治建设更加过硬。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引领前进航向,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依法行政效能提升。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法治友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实施方案,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及舆论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全部办理完成。区司法局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司法局,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廉政建设不断深化。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纵深推进群腐集中整治工作,聚焦物业、殡葬、校园餐等领域专项整治,彻底解决嘉航小区、滨水组团等棚改项目33栋楼1911户居民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上甘岭镇小区无物业管理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确保有限财力用在惠企利民上。

  能力作风持续转变。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举办政府部门负责人“干部业务大讲堂”,全方位促进干部素能提升。高质量完成双子河镇防水排涝、校园安全设施提升等涉及民生福祉的攻坚项目10个。不断完善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开展“四下基层”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3个,用心用情答好民生“幸福卷”。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统计审计、人防、气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乘众之智,则无不任;聚众之力,则无不胜。过去的一年,我们以主动出击、竞进有为的姿态,迎难而上、克难而进,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现代化友好建设在新起点上实现了良好开局,这主要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得益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合力攻坚;得益于全区人民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友好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往成绩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美好愿景还要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二三产发展不平衡,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不够强劲;民间投资、居民消费等有效需求释放还不充分;基础设施更新速度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部分干部视野格局、专业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破冰前行,笃行不怠砥砺攻坚,决不辜负全区人民期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20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