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11日)

  ——2024年12月11日在皇姑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皇姑区人民政府区长    牛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皇姑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超常举措承压而上、逆势而进、难中求成,锚定“打造宜居宜业创新型城区,奋力进入东北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目标,加快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以满怀激情的工作热忱和躬身入局的务实担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了皇姑新气象,在全年发展目标的接续实现中迈出了铿锵有力的坚实步伐,完成了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经济运行持稳向好,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4.3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7.4亿元,同比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43.5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5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1亿元,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0.2亿元,同比增长8%,经济增长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年来,我们务实前行,克难攻坚,经受了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扛住了多重挑战叠加的现实考验,以争先之志拼经济、以创新之策破难题、以务实之举惠民生,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批顺民意、暖民心的实事,“两区”目标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活力越来越强、劲头越来越足。

  —— 一年来,我们统筹兼顾稳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项目建设积能成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围绕“两重”“两新”重点领域,梯次实施“四个一批”项目建设,推进沈阳利星行广场二期等总投资642.5亿元的200个项目实现开复工,推动总投资83.3亿元的60个项目竣工达产,实现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2个,总投资达256亿元。华润北站北商业综合体项目成功盘活,着力打造串联北站交通枢纽的国际化商业场景。中铁相府等续建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沈阳智能计算中心新基建项目即将开园运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及海外招商,开展招商活动106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0个,计划总投资额486亿元。抖音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启动,泡泡玛特东北区域总部项目正式落户皇姑,中韩国际经贸产业园正式开园,吸引韩国IBK企业银行沈阳分行等一大批韩国重点企业成功入驻。预计全年,实际到位内资完成151.3亿元,同比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689万美元,形成“山海关不住,投资到皇姑”的广泛共识。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坚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释放内需潜力。持续开展“皇姑有礼”系列活动,全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举措,以“真金白银”补贴促进消费,举办嗨购节、购车有礼等多场消费补贴活动,拉动直接消费超3.2亿元。持续激发以“烟火气”为主导的城市夜经济活力,打造叁三里、18号口袋公园等夜经济街区,举办“醉美皇姑、嗨啤一夏”啤酒节活动,借力焕新“美时渡”“烟火里”“老北行夜市”等夜消费场景,城市夜经济实现繁荣发展。

  —— 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兴产业,创新发展提速升级

  科技强区融链发展。优化科技企业梯度培育链条,搭建皇姑区创新驱动平台,各级各类双创载体数量达到70家,总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03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6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航盛科技等3家企业的质量典型经验被认定为2024辽宁省质量标杆。中科宝鹿进入“创客中国”全国五百强企业名单。沈阳腾鹰科技数字产业大厦、沈阳科技创新中心(新址)、皇姑区数字教育培训基地相继开园运营,沈阳数字经济产业大厦提质转型项目、沈阳智能计算中心新基建项目入选中国数字经济先锋案例,区域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新兴产业聚势推进。紧抓沈阳入选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推动北斗应用领域在我区加速发展。航天星谷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吸引星垣-商业航天宇航产品国际贸易专区等航空产业延链项目入驻皇姑。聚焦低空经济产业,依托沈飞、601所等重点企业,与北斗伏羲合作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搭建产业发展的关键“底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加速推进。

  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围绕沈阳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有利契机,推进“一中心、四基地”建设,推动辽沈首个数据标注产业园落地。依托金蝶苍穹数字经济、信创产业创新中心等5个重点园区,吸引中软国际等629家企业入驻,全区数字经济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300家。全面建设数字政府,丰富数字社会应用场景,发布44项数字应用场景清单,覆盖10个应用领域,数字化转型成效凸显。

  文旅产业提质赋能。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打造2024如意皇姑碧塘春灯会活动,圆满举办第二届皇姑半程马拉松、向上双电音乐派对、全国篮球U15比赛等活动,皇姑文旅品牌效应持续做强。推进舍利塔文化片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总投资15亿元的11个在建文旅项目,推选辽宁爱德文化出版等9家园区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积极对接中交产业和曲江文化产业孵化园,打造“文商旅+资本”的新型产融双擎平台。

  —— 一年来,我们厚积薄发促开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发挥省、市政务服务“揭榜挂帅”创新试点五级政务“一体办”体系平台作用,织密覆盖135个社区的政务服务网络,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推动25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梳理“免申即享”及“直达快享”9项政策措施,优化调整347项行政职权事项。建立跨部门协调+协同联办处置机制,在全市率先打造“小娜帮办团”服务品牌团队,累计为企业和群众办理服务事项222件。组织开展“亲清会客厅”活动29次,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78个。推进“一网通办”,处理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事项2602项。“四上”企业数量达到700户。

  要素保障齐整完备。举办第二届“企业家日·人才日”活动。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组织政银企对接30场,推动辽宁国调战新产业基金落地。成功申请中央预算资金、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资金支持2.1亿元,累计储备争取上级资金项目74个。加大土地供给力度,推动雅馨苑北-1地块、北陵农场一期等5宗土地挂牌成交,总出让面积达13.41万平方米,要素保障取得阶段性成效。

  国企改革稳步有进。深化国企质效提升行动,全力做好降本增效、重组整合。完成对区属49户企业的清产核资、尽职调查和分类处置,实现全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围绕“三步走”战略方针,持续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布局,全面提升市场化水平。完成诚信发展集团搭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0万元,努力达到AA级以上主体信用评级,国有资产优质运营的态势逐步凸显。

  —— 一年来,我们蹄疾步稳抓首府,发展空间持续释放

  扎实做好首府经开区项目招引。着力推进首府经开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质生产力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引领区,持续深化“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在85家省级开发区考核排名中跃升至第17位。构建首府核心片区“一轴、一带、三节点”的发展格局,完善首府招商网络,赴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举办“首府核心片区投资促进推介会”,签约总额512.7亿元。深度参与“沈阳AI科技智核高峰论坛”“百度云智大会”等行业高端论坛活动,联动领军企业及行业专家等合作伙伴,不断扩大跨区招商“朋友圈”。预计各类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

  高效推动首府经开区产业发展。坚持夯实数字经济产业底座,海天数智、翼方健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集聚签约落地。建强能源环保产业支柱,以中化环境、辽宁省环保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沈阳新能环保产业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中科钧喆等环保产业科技企业落地,打造完整的能源环保产业集群。打造中医药产业“国字号”品牌,围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逐步推动地区中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持续做优首府经开区开放合作。着力推动以央地合作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引育龙头企业,构建央地合作跨越发展新格局。吸引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一批央企子公司落户皇姑。着力推进中化、中铁等在谈央地合作项目,全力推进鞍钢三峡项目等7个央地合作项目建设,谋划推动总投资487.1亿元的18个央地合作项目,谋划数量位居全市前列,高质量发展质效持续增强。

  —— 一年来,我们纲举目张提品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着力打造宜居城区。扎实推动总投资17.9亿元的78个城建计划实施,加速推进北陵大街等12个重要点位的绿化养护和绿植摆放工作,不断提升皇姑生态品质。完成黄河大街示范路、梅江街南段街路更新工程以及15条背街小巷主体工程建设,做好34条主要街路大中修、排水改造工程,提升皇姑城市功能品质。完成3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0302户。稳妥有序推进“保交楼”工作,百姓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倾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畅通改造款项获得渠道,做好回迁房安置建设,完成文官村923户居民腾退工作,地区建设实现提速发展。

  着力加强城市管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排水管网等“四根管”项目建设,高效实施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汾河街等5条街路的老旧管网修复工程,清扫疏通排水管线1150公里。精准实施绿化工程,新建8处口袋公园,完成28处口袋公园品质提升,百姓娱乐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在24个重要节点创意性实施亮化工程,彰显皇姑人文情怀。认真践行“用脚步丈量城市”理念,持续开展街路“十乱”专项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市排名第一,市容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着力促进绿色发展。全面打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切实提升市民对园林绿化的满意度,常态化、精细化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大气污染攻坚特别管控行动,优良天数实现266天,优良率达到84.4%。持续推进燃煤污染治理及清洁供暖改造,完成5台共计520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实现了冬季供暖清洁安全。持续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集中力量“清旧账”“理新账”,完成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7项销号备案,全面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皇姑正逐渐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城区。

  —— 一年来,我们靶向施策惠民生,事业保障更有温度

  社会保障更加扎实。全年投入财政资金38.4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8%。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1.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控制在0.9万人以下。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6543.9万元。深耕细作“品质养老”工程,完成188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2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35个,小区养老服务点143个,养老服务提效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程,完成了区属小学和十所区属公办初中的教育集团整合。实施“数字教育赋能”工程,创建“智慧作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全域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投入5000万元升级智慧教育设备系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实现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各类教育共进”工程,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学位530个,持续做好“双减”达标考核工作。深入开展国家、省、市劳动与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实践基地培育工作,形成了一批科学教育实验先进成果,优质教育氛围进一步浓厚。

  社会事业稳步提升。稳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累计服务居民75万余人次。推动医联体工作提质扩面,深入开展与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等上级医疗机构合作。首创“医育合作”项目,与沈阳市儿童医院合作,整体提升幼儿园保健水平。推动5个“省名中医流动工作站”落户皇姑区属医疗机构。全面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累计扶助各类对象5703人,兑现扶助资金4378万元。提升改造城市书房3个、城市书屋12个,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完成婚姻登记处主阵地建设,打造“甜蜜经济”,实现婚俗改革成果全方位转化。

  安全底线更加牢固。深刻汲取各类事故教训,紧盯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专项行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一体化保障机制”升级行动,首创“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调解模式在全市推广。锚定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目标,统筹抓好建立“三方责任”闭环工作机制,持续推动食药安全监管工作在全市示范领跑。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显著,426件“万件化访”积案已全部化解,化解率达100%。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向好,扫黑除恶成果突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8.3%,平安皇姑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年来,我们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工会、民族宗教、共青团、机关事务、史志、慈善、残疾人、社科、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不断攀升。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41件、政协提案205件,办复率、见面率、满意率实现100%。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10.6%,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持之以恒改进作风,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各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紧围绕全区发展目标,聚焦产业振兴,在树牢导向中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千方百计壮大产业发展基础,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优化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由量变向质变跃升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筹抓好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等各项工作,在抓安全中防微杜渐,在惠民生中服务大局,顺应人民之所盼,在践行宗旨中增进担当之为。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一年,我们一道克难奋进、砥砺前行,这一年来的成绩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离不开沈阳市委、市政府和皇姑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力监督和支持,离不开全区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团结奋斗。一己之为,或成一时;众人共为,方成千秋。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皇姑的发展建设拼尽全力、洒尽汗水,每个人都了不起!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皇姑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区域经济体量小、重大项目少、产业底子薄,缺乏持久稳健支撑;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消费潜力仍未充分释放;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需加大力度,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还有短板,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效能有待提高等等。我们必须直面问题,采取更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183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