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双鸭山市岭东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4日)

  ——2025年1月4日在岭东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岭东区人民政府区长  邵民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将“实”字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敢为善为、重干实干,深入实施“四个先行区”“六个功能区”发展战略,建设“四大产业基地”,较好完成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实绩实效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岭东发展新答卷。

  一年来,我们在稳住经济大盘中逆势求进,交出了稳进提质的实干答卷。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加快培育新动能,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运行平稳向好。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持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持平,实际利用内资增长6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和6%以上。项目引建提质增效。围绕“四大产业基地”开展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5个,建龙化工硫膏制酸、金诺机械二期等12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成功引入北京金隅等大型企业到岭投资兴业。实施东北王矿泉水提能、鑫沙环保生产水利用等重点产业项目17个,完成投资5.63亿元,位居全市前列。完成“两重”“两新”市级储备项目5个。锦旸煤矿、建龙矿业、中双石墨、羊鼻山大理岩矿实现复产复工;长山煤矿顺利通过省建设项目复核。瑞建装备成功入规,带动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新高。创新动能加速释放。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煤炭开采、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培育新西兰海福特肉牛、法国白玉蜗牛繁育技术,打造生物经济发展新引擎。以科技创新赋能民营企业发展,全区已培育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27家,始终稳居全市第一梯队。建龙钢铁成功认定为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和省级智能工厂,荣获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新时代水泥、中双石墨通过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评定。建龙钒钛研究院、建龙化工2个项目被列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诺机械研发产品认定为省首台(套)产品。全年为建龙化工、德盟机电等辖区企业争取拟兑现奖励资金1600余万元。消费潜力不断激发。激活消费市场,旅游刺激消费,提档升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湖旅游度假区等基础设施,打造旅游新业态营地4处,改造环湖休闲步道、修缮提升问津泉、新建东湖光影驿站等景观景点,推出“一日七游”旅游攻略,“周末去哪里•岭东欢迎你”近郊旅游品牌含金量不断提升,全区旅游总收入增长10%。成功举办7•16消夏艺术节、环湖徒步大会、东湖灯光秀表演等27项系列文体赛事和节庆活动,与创新打造的汽车展、山野菜等主题“岭东大集”升级版形成有机联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拉动批零住餐行业销售额增长20%以上。

  一年来,我们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奋力耕耘,交出了成果丰硕的兴农答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农业发展稳产增效。超额完成稳粮扩豆任务,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治理侵蚀沟26条,提前两年全面完成治理任务。投资1577万元实施了草光互补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推进新能源+种养殖项目建设,闲置多年的花菇基地B区全面盘活。引进珍鹿阁、祥顺面粉落户岭东。牧昌牧业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主体、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长胜乡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农村面貌整洁美观。建成团山公路桥,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农村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清理道路和沟渠300余公里,清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垃圾1200余吨,栽种花卉19公里,维修路灯120盏,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立新村被评为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村。农民生活蒸蒸日上。落实各类惠农助农补贴资金48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创收230余万元,较上年大幅提升。举非常之力推动数商兴农,成立电商孵化基地和电商农产品展销中心,孵育抖店4个,开展助农直播50余场,短视频总播放量近200万次,电商产业正以星火之势向燎原发展,为推动农林产品生产销售、助农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矢志坚守,交出了底色鲜明的生态答卷。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岭东绿色生态屏障更加坚固。问题整治坚决有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年度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持续开展河湖库“清四乱”及亮剑护绿、雷霆等专项行动,61项问题全部整改完成。持续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超任务完成46公顷。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治理,森林覆盖率高达79.53%,寒葱沟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8.1%,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岭东靓丽底色。秸秆还田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4.1%、94.3%,岭东区和长胜乡、东山办、南山办分别被评为全市秸秆禁烧优秀二级和三级网格。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建龙矿业、新时代水泥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复核,中双石墨通过省二级绿色矿山复核。完成建龙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4个,完成率117%。建龙钢铁绿色低碳智能化改造、节能减碳综合利用项目共获国债、中央预算内支持3700万元,岭东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速演进。

  一年来,我们在建设宜居城区中精益求精,交出了面貌一新的靓丽答卷。接续实施城区“八乱”整治和“五化”提升工程,城区环境更加舒适宜居,二手房成交量增长112%、成交额增长124%。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滨水大道、同汪公路、时代公路等7条道路24公里提质改造工程并全部竣工通车;新建和改建东明、惠民等休闲广场5个;重新铺设滨水大道、爱民路两侧人行道;完成污水管网改造7.9公里;推进实施雨水排水管网改造12.4公里;棚改安置房屋350套,城区基础设施实现了质的提升。亮心工程更加暖心。把群众夜间“出行难”“门前黑”放在心上,维修更换滨水大道、惠民大街等6条道路路灯300余盏,安装庭院灯700余盏、环湖路灯130余盏,维修楼道灯800余盏,照亮了百姓的“出行路”。品质建设更加精细。改建青山路小桥、建成多个人行步梯;在居民区安装健身器材近百件、休闲座椅400余个、候车亭3座、充电棚11个,设置汽车、电动车充电端口228个,新增停车位220个,维修更换破损单元门36个;栽种街景花卉1万余株,打造街角景观,精雕细琢每一寸空间,岭东城区绽放出了新风采。

  一年来,我们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倾心竭力,交出了温暖厚实的幸福答卷。政府坚持以“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以上,用心用情办好68项重点民生实事。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帮扶和救助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10余万人次,发放救助金3700余万元。深入实施全民医保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超100%。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1550人完成市定目标140%。“妈妈岗”就业新模式帮助50余名育儿妇女实现灵活就业。“岭东大集”就业服务新品牌获省级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二等奖。电商中心、盛源器械等5家企事业单位成功申报市级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公共服务提质扩面。第二幼儿园被评为全国围棋特色幼儿园和省级一类幼儿园,并获市级师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中山小学荣获市级先进集体称号。向上争取到一办六社区居家养老建设项目资金250万元。建成6个社区助老餐厅,在全市率先成立宏强、东风2个农村助老餐厅,完成251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护理中心完成全面改造升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入住率提高16.7%,养老品质进一步提升。建成3个林业社区活动场所。创新设立全市首个青山户外婚姻登记服务点。实现区医院与省内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实施“中医夜间门诊”惠民举措,家庭医生覆盖率达90%,全市公共卫生综合评估四区第一。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组建社区文艺团队7支,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工会杯”象棋赛等文艺棋牌活动50余场,参加全省国学文化太极拳比赛获银牌;工人文化宫、市民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备受欢迎,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工人文化宫被评为省级服务职工基地试点。

  一年来,我们在守护百姓安全中枕戈待旦,交出了安全稳定的平安答卷。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让岭东社会更安宁、发展更安全、人民更安康。安全态势平稳有序。一体推进“治本攻坚”“护航亚冬”“百日攻坚”行动,组织开展军地2024-龙威系列应急演练,完成冶金、危化预警信息化建设,254项国家督查问题隐患整改实现闭合,有效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连续39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建立严厉打击滥挖滥伐和盗采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工作机制,严处非法采矿1起,形成有力震慑;完成建筑安全体检3471栋,启动高层消防设施维修改造;新安装交通信号灯2处;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平安岭东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卓有成效。落实领导干部“三访一包”信访工作制度,一批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化解,全年业务考核在全省125个县区中始终位于第一梯队,荣获全省退役军人信访工作三无区称号。成功打造省级规范化矫正中心。建龙钢铁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通达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博爱园工会驿站获评省级最美驿站;5名优秀干部职工群众获五一劳动奖章、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全国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在加强自身建设中求实务实,交出了履职尽责的效能答卷。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唯实的作风更加严实。依法行政走深走实。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政策解读、文件公开、信息公告等58条。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行政复议案件办结率100%,连续2年实现行政诉讼零败诉。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学述评查普”会前述法模式通过省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评估并给予肯定。司法局被评为全市八五普法中期表扬单位。区红色法治文化基地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基地名录。成功举办全省首场红色法治文艺汇演。政务服务提质提效。“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区707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网办率实现100%。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54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挂牌成立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15家;全区49名领导干部包联企业112户,解决企业急事难事63件。办结“云上岭东”市民直通车、“12345”政务服务热线、居民代表座谈会征集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件。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7件。作风建设常抓常新。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集中整治走深走实。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和“三航行动”再深入,坚决落实“高标准、快节奏、创一流”和“快细深实”工作要求,实现了以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推动政府工作大落实、效能大跃升。

  同时,民族宗教、拥军拥属、统计审计、食品安全、档案史志、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共同推动了政府工作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成事事成,取得了来之不易、令人振奋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为岭东各项事业发展倾注心血的建设者、奋斗者、参与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岭东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新兴产业发展体量还不大;项目谋划、招商质效还需提升;农林特产品匮乏,加工业停留在起步阶段,产品附加值普遍偏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短板,城市管理不够精细,城市后花园的定位和效应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民生领域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距离群众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居家社区养老还需加力推进;财政压力依然较大;一些干部职工抓落实的狠劲韧劲还需再提升,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对此,我们将充分发挥以上率下、务实肯干的优良作风,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真真切切的加以解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20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