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2月21日在城子河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区长 袁冰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政府系统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表彰110项,经验交流12次。
(一)着力在转型发展中提升产业质效。我们聚焦发展“十大经济”,持之以恒抓产业促转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支持2处地方煤矿和洗煤企业改造升级,优质产能进一步有效释放,大秦能源240万吨洗煤厂从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230天,达到“数控化”“智能化”标准,数字赋能处于我省领先水平。春汇煤矸石循环利用项目、赛龙水泥与南京钜力集团建设的“双碳集成示范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推进石墨负极材料、超硬材料、石墨烯纺织材料等深加工制品实现产业化。完善机械智能制造园区道路、水电热等基础设施建设,落户锴欧芯片、泓呈超硬材料、德顺机械加工、瀚宇石墨烯、维尔斯门窗等企业17户,企业入驻数量同比增长240%,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增长59.4%,一般公共预算增长4.7%。以煤炭洗选、智能装备制造、石墨新材料、高端建材为主的工业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全年种植业播种面积4.3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059万斤。完成三减面积3750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性流转2.6万亩。新增“两品一标”认证产品4个、获权使用“黑土优品”标识产品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80个。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区生猪存栏2万余头,牛存栏1400头,羊存栏2800只,家禽存栏19万羽,建成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集中设施12个单元。敬全大鹅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成功申报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年屠宰量可达1000万只,是我省东部地区最大的鹅产业项目,全省排名前3位。持续壮大村集体收入,全力打造“一村一品”,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53万元。建设8个农业基础设施项目。6户监测对象稳步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扎实成效。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6%。市场潜能加速释放。全力拓展消费空间,新阳生态湖入选“探今寻古•韵在鸡西”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为近郊文旅休闲“打卡地”,全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42%。投入100万元,开展“女神节”购车补贴活动,活动期间共销售车辆282台,带动消费2803万元。积极培育社会消费品临限企业,全年新增限上零售企业2户、批发企业1户。金三角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入驻企业185户,注册跨境电商4户,直播带货额1.46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全市排名第二。
(二)着力在招大引强中加速动能转换。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对上争取做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紧盯有效投入不动摇,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党政“一把手”和8个招商专班重点聚焦机械智能制造、石墨新材料、数字经济、农产品深加工、文旅康养五大产业链,赴域外经济发达、产业聚集地敲门招商,通过举办招商推介会、以商招商等一系列活动,全年收集项目线索301条,签约额27.8亿元,到位资金22.96亿元,越来越多的域内外市场主体看好城子河、投资城子河。项目建设持续向好。实行重点项目区领导和部门包保推进机制,启动省、市重点项目38个,项目总投资24.57亿元,其中,推进重点产业项目22个,总投资20.6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年度计划投资额分别增长16%、35%、12%,创我区产业项目数量历年最高。对上争取持续加力。全年累计争取到位政策性资金3.9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着力在扩容提质中打造宜居城市。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突出建管并重,城乡环境更加和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有序实施更新行动,投资1.17亿元建设防涝排水管网、污水管网、供热管网、供水管网、一太堡强排站等项目。改造老旧楼体29栋,3个独立矿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各项出水指标达到稳定排放。落实“绿在鸡西”三年行动,绿化造林358亩,建成村级公园3处、街角公园2处,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53.8%,森林覆盖率达到45.93%,我区率先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指标各项任务。实施城市清洁行动,清理“四乱”7300余处,整治不规范停车4700余辆,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61处、2380余平方米,处罚大货车密闭不严等违法行为86起。年运转生活垃圾1.8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21条街路日保洁时长和17座水冲式公厕日开放时长均达到16小时,垃圾分类工作全市排名第1,清退不达标物业企业2家,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投资4495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基础设施、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提质改造农村公路8.4公里,村庄绿化面积达到581亩,完成计划的140.5%。打造省级精品村1个、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达标村1个、样板街道20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3.85%,超市级标准10.5%。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加快实施环境重塑,有序整治矿区历史遗留矸石山和历史遗留矿山42.98公顷。恢复耕地550亩,做法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加强空气质量、黑土地保护和水环境源头防治,开展重污染天气、固废物、地下水环境质量等一系列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区安全利用类耕地全部实现农艺调控,穆棱河城子河段干流水质持续改善,全年无重度污染天气,生态福祉进一步增强。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效推进。
(四)着力在改革开放中激活发展潜能。我们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推进创新,聚力攻坚突破,持续挖掘内生动力。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三辰重型机械入选“金鸡行动”人才支持计划,瀚宇石墨入选揭榜挂帅项目,锴欧敏感科技获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大赛二等奖、省第九届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全年省级重点新产品、工业研发、揭榜挂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工作实现零突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户、国家级中小型科技企业达到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户。创意设计类企业达到28家,销售额3100万元,营业收入达到2600万元,占比全市创意经济51.2%,全市排名第一。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完善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建改人才公寓39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包联、“政商沙龙”、银企对接会等活动,为企业解决问题120个,市场主体达到5961户、增长13.1%。企业登记注册“同城通办”典型案例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认领政务服务事项764项,网办率100%,政务外网实现省、市、区、乡、村五级专线全覆盖。夯实热线服务“软实力”,制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规范制度和“未诉先办”工作机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63个。获得市级政务服务热线“比武练兵”竞赛优秀团队奖、热线派单竞赛一等奖。重点改革不断纵深。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成立区投促中心,建立龙江名医工作室2个,组建紧密型医联体2个,争取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省级试点,制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联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改革文件,政府系统改革任务完成68项。永丰乡卫生院在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受到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表扬,司法局基层调解工作获得国家级创新案例奖。
(五)着力在协同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推动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全区民生支出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81.7%。民生保障切实增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184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1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33人,超额完成市定目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44万元。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各项资金3447万元,惠及困难群众6.5万人次,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实现“十八连增”。市级“三甲”医院名医常态化开展医疗帮扶,惠及群众2375人次,村和社区实现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巩固省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成果,创建市级示范健康社区1个。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8.9%,特困、重残等重点人群参保率100%。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积极推进省级普及普惠实验区建设,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公办幼儿园占比超省定标准20.7%。与哈市6所学校构建校际教研联盟共同体,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学困率均全市第一,超50%以上的矿区学子考入省、市重点高中,为历年最好成绩。维修改造硬化教育系统项目6个,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化“123456”网格工作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首创“窗帘之约”特色做法,获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创意奖,并在全省推广。建成“15分钟健身圈”,乡村和街道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我的奋斗•我的城子河”等各类文艺演出89场,群众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持续增强。16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开展以矿山、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动“护航亚冬”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属地责任,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隐性债务,妥善解决7个小区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惠及居民5372户。对6388处图斑进行建筑安全体检。为383名农民工追讨工资612万元。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5人,移送审查起诉64人,侦破各类行政案件184件,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80起,“八类案件”破案率均达100%。全年化解信访积案45件,实现了“三个不发生”工作目标。
(六)着力在转变作风中提升政府效能。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6件、政协提案30件,办复率100%。持续运行“四个体系”推进工作,开展“四不两直”等形式实地督查和电话提醒300余次,下发督办44期。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制定《城子河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追责问责3人。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防震减灾、外事侨务、金融等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进步,统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在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于区委带领全区人民的共同奋斗,在于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群策群力,得益于全区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城子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新兴产业规模效应还未形成,发展支撑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民生领域欠账较多,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政府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