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浏阳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民群众对民生改善的期盼更加多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就业压力仍旧较大。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创业的影响逐步显现,原有的一些矛盾更加突出。在“求职难”的同时,“招工难”、“稳工难”问题日益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能力建设滞后,求职者工作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现象突出。另外,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还不健全。二是社保征缴扩面压力仍然存在。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有待加强,扩面征缴空间缩小,基金平衡安全运行压力增大。三是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总量和总体水平与人才强市、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四是人事制度改革面临新的难题。人事制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待继续推进。五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艰巨。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影响劳动关系稳定因素增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六是基层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仍需提高。随着人社职能拓展扩面、经办业务逐级下移,各级人社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咨询系统等方面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乡镇、村基层人社服务平台仍然比较薄弱,队伍素质相对偏低,队伍稳定性有待加强。

  三、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着力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加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面现代化新浏阳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引领中西部、迈向现代化”和“中西部首善、现代化样板”的宏伟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奋力担当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排头兵、争当现代化建设县域先行者使命,紧密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努力完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的各项任务。

  2.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服务,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实现人人共享,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3.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增强改革创新精神,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深入探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律,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让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4.践行法治、维护公平。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展,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制度公平保障群众权利公平,以政策落实保证群众权利实现,努力维护和平衡好各类群体的权益。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人事制度管理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城乡公共服务更加优化,人社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为建设强盛浏阳、活力浏阳、生态浏阳、幸福浏阳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四、发展的重点任务

  第一节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位置,围绕建设“充分就业城市”,健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将市场就业导向、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劳动者就业创业意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等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就业促进机制,着力培养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统筹城乡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围绕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促进多种形式就业,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和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完善失业动态监测,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6.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000个。

  第二节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zhong/2022-05-09/347.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