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芜湖市”十四五“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10-2020年我国快递量及收入变化

  2. 交通强国建设加快推进,要求民航强化创新发展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交通体系,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纲要》还提出要实现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完善民用飞机产品谱系,在大型民用飞机、重型直升机、通用航空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同时,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低空飞行旅游等的发展。《纲要》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一方面要强化民航的运输服务属性,提高效率和全球通达性,助力我国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和人员的往来;另一方面发挥民航运输规模优势带动上游制造业发展,增强民航对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提升我国航空制造能力和自主化水平,降低民航的供应商风险和促进国内高端制造业发展。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产品,以民航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和拉动内需,支撑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3.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航空产业成为重要抓手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优势,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航空制造业属于系统高度集成、产业带动强、知识和技术密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航空产业对于推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芜湖市不靠海、不沿边,航空运输是远距离跨境运输最高效的运输方式,在地区扩大开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用航空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成为芜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应急救援、短途运输、紧急医疗救助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部地区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综合交通枢纽,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航空产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地区承接航空产业转移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为长三角民航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8年1月,《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民航协同发展 努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合作协议》签署,长三角三省一市将加快民航协同发展,以率先突破发展瓶颈、建立世界级机场群,走出民航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出台,为实现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明确战略路径。相关规划的推进有利于芜湖发挥在长三角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自身在航空维修制造、通用航空以及航空物流等领域的优势,将芜宣机场建设成为长三角机场群重要成员,与区域其他地区实现资源互补,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航空产业转移,共同打造紧密联系的航空产业链。

  (二)民航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 运输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

  过去近二十年,得益于经济增长释放的人口和市场红利,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发展。2001-2019 年我国人均 GDP由1千美元增长到1万美元,航空年人均出行次数由0.06次/人年增长至0.47次/人年,旅客运输规模增长了8.8倍。预计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万美元,未来十五年我国消费和交通出行仍将处于加速升级阶段。根据民航“十四五”航空市场预测分析的初步成果,预期2022年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基本能恢复至2019年整体水平,此后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趋势。预期2025年客运量将达到9-10亿人次,年均增速在7-8%;预期货运量将达到900-1000万吨,年均增速为5-6%。总体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国航空客运仍将保持较高增速,货运增长有望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航空运输规模的扩大将带动飞机驾驶员需求的增长。中国商飞公司的预测报告显示未来二十年我国民航市场将新增超过5600 架客运运输飞机,按照目前的机队结构和驾驶员人机比数据,仅满足运输航空新增机队的飞行员需求,将需要超过6万名飞机驾驶员。目前我国飞行培训机构的能力仅能满足约50%的飞行培训需求,其余部分由国外培训机构完成,“十四五”期间新冠疫情导致学员赴国外培训受阻,国内培训市场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对培训相关机型的需求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图3 2015-2019年全行业飞行员数量

  2. 航空服务多元化水平提升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航空出行的个性化、高端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2019年,我国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的人口数量达到3.3亿人,相当于一个美国或半个欧洲的人口数量,这部分人口是民航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航空出行次数高,更加注重品质与服务,倾向于高端化和个性化消费,他们对航空服务的专业效率和品质体验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我国还有10.5亿 人口人均收入只有4500美元,还处于中低收入水平,这部分人口将成为航空消费市场的生力军,是民航大众化航空服务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人口收入水平的差异化和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将导致航空服务的多元化趋势更为明显,要求民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丰富服务产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低成本航空、旅游航空、公务飞行、低空游览、飞行体验等多元化的服务产品,更好满足居民的美好出行需要。

  3. 通航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根据民航强国建设的战略统筹安排,从2021至2035年,通航发展的重点在于打造发达的通航产业体系,通用航空服务将深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我国通用航空的政策环境将处于持续改善期。一是大力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强与J方及相关部委的沟通协作,进一步释放空域资源、扩大试点范围,简化通用航空飞行计划申请和审批程序,提高低空空域使用效率。二是持续深化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放管服”改革,着力建立基于公众利益和运行风险的分类管理机制,放宽事前审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通用航空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加强对载客经营类通航飞行活动监管,放宽载人类及其他类通航飞行活动限制,继续推动通用航空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成本。三是积极探索以试点方式推动改革的新路径,鼓励在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地区分类开展试点,支持各类通用航空试点项目,勇于突破制约发展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在管理制度、监管模式、运营方式、补贴政策等方面进行创新。四是鼓励企业和社会中介搭建通航运营资源平台,促进市场要素流动,推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在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通用航空飞行服务领域推动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动建立通用航空器参与应急救援的征调与补偿机制。通用航空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带动从制造到运营的整个通航产业链条的良性发展。

  4. 航空经济动力源作用凸显

  “十三五”以来国内经济加快转型,一方面服务业快速发展,到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达到53.9%,比2015年提升3.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快速提升,2015-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4%,比经济整体增速高3.8个百分点。随着航空依赖性较强的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提升,民航在支撑和带动社会经济的作用更为显著,依托机场形成的临空经济区对促进航空物流、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要素资源集聚具有显著优势,日益成为地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国已批复郑州、北京新机场、青岛、重庆、广州、上海虹桥、成都、长沙、贵阳、杭州、宁波、西安、首都机场、南京、长春、南宁、福州等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各地还依托通用机场布局了一批通用航空产业园、通航小镇,以机场为核心形成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实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5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