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亳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2021—2025年)

  利用长三角合作机制,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引进沪苏浙高水平医疗团队,强化医疗物资储备,采取医联体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 ;突破一批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关键技术,完善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提高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控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将中医药融入人口健康,重点培育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特色专科,发展家庭健康管理、老年临终关怀等服务,优先发展慢性病、老年病康复疗养服务,发展体检诊断、康复保健、分子诊断等精准医疗服务,开展远程会诊等智慧医疗服务;打造多元组合、全域医养的大健康格局。

  (六)区域创新体系完善

  发展思路:围绕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链整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创新连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业,建设科创孵化基地,提升县域的支撑能力,着力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目标任务:着力培育龙头型创新型企业,着力构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着力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科技融资机制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完善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重点领域31:培育龙头型创新企业

  重点引进和培育国内相应行业龙头型创新企业,以龙头型创新企业为核心推进产业链整合,辐射并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围绕亳州优势和主导产业,加速集聚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能源化工等前沿科技产业,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要转变招引方式,围绕重点产业和长远发展需求,既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又加快引进研究机构、领军人才和优势技术等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引资引智引技引才的综合效应。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主导产业,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参与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分工合作,与江浙沪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产业发展合作。争取与江浙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更广范围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支持企业牵头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研发设计与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智能+”计划。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重点领域32: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围绕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技术研发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公共创新平台支撑体系。

  技术研发平台。针对重点产业集群和主导行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创新产品研发,联合建立重大技术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民营技术创新科研机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新型研发组织或创新载体,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作用。

  科技中介服务平台。重点推进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建设省级以上检验检测平台3-5家。大力引进培育孵化器和加速器等新型孵化平台,建设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到2025年,各县区建设至少1家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10家。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测试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产权交易。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机构,构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健全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合作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提升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的影响力。

  重点领域33: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构筑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支撑。

  打造一批众创空间,吸引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众创空间建设,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支持众创空间的创业创新服务设施及公共软件的建设,降低创新创业门槛,优化众创服务环境。

  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依托开发区、工业园区,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要素,将孵化业务向前端延伸、向后端扩展,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培育体系和新型创新服务平台。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研发转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代农业新兴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

  重点领域34:县域经济科技支撑

  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以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开发园区为依托,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科普能力建设等各类科技计划向县域适当倾斜。

  加强县域科技资源培育,促进县域科技融入全省创新网络。健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聚焦县城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检验检疫、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加强先进成熟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

  重点领域35:知识产权战略

  开展以专利为重点的知识产权培育工作,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促进企业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增长和质量不断提高,鼓励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大对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创造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引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全方位实现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商业化和资本化。

  推进品牌、商标、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商标集群。加强对主要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研究,推动企业加快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步伐。鼓励企业参与或主导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技术标准与研发、制造、市场相结合。

  重点领域36:创新生态系统

  围绕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节能环保、食品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以战略平台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重点改革为带动,以产业需求为方向,以市场应用为目的,以创新文化为牵引,聚焦产业的前沿技术,引导高端项目、高能级要素有序集聚。嵌入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有六个交互融合、彼此支撑的创新子系统,要突出企业创新子系统、重视产业链创新子系统、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子系统、培育科技创新服务子系统,引导构建竞合创新子系统,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政策子系统,构建创新生态圈。

  (七)坚持科技强军

  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军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科技拥军支持驻亳部队科研工作,根据项目的创新性与实用性情况,支持驻亳部队科研项目,改善驻亳部队科研工作条件。加快军民科技转化,加强平台和基地建设,深化产业对接合作,加强项目开发和推进,根据驻亳部队需求和要求,协助部队进行装备革新和技术改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