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亳州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充分发挥公办园和优质民办园示范作用,培育建设一批市一类园和市特优公办园。大力发展公办园或公办幼儿园分园,支持街道、村集体、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公办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采取“政府减免租金、以奖代补、委派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完善普惠性幼儿园规划布局,全面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推动城市居住区、易地搬迁安置区配套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幼儿园。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标准,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强化幼儿园教师配备补充和工资待遇保障。推动实施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加大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力度,推行公办幼儿园午餐供应和课后延时服务,杜绝幼儿园“小学化”。

  加快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资源布局,控制普通高中大班额,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发展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生涯发展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全面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普通高中教育集团化发展。实施县中发展提升校长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完善教师补充激励、培养培训和人才引进机制。

  加强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深入推进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普惠旅居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引导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项目。健全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建设,实施“社区示范长者之家”项目和“社区助餐工程”,构建城市养老服务“十五分钟”服务圈。加强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加强医养结合试点示范,支持闲置床位较多的医院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增加社区嵌入式小微型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稳步提高护理型床位供给。全面落实外资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国民待遇。探索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改制为国有养老服务企业。

  扩宽优质医疗覆盖面。着力打造省级中医医疗中心、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全力争创国家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全面提升市属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巩固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重点支持肿瘤、心脑血管、儿科、精神、感染、妇产等专科诊疗能力提升。积极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重点推进重大疾病和短缺医疗资源专科联盟建设。强化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和儿童等救治中心以及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建设。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健全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

  改善优化住房条件。坚持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探索多元化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模式,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引导租赁企业收储分散式房源集中改造后开展经营,引导房地产企业将自持住房用于租赁经营。持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扩面,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物业管理机制,推动物业小区管理达标升级和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专栏 10 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工程

  普惠托育。新建和在建城市居住小区,严格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标准,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并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无托育服务设施的已建成居住小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严格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标准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全市每年建成示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2个,各县(区)每年至少建成1个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2025年,全市托位数达17500个。加强婴幼儿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认知水平等方面早期发展干预,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支持托育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站)及社区文化、体育、养老等设施功能衔接。支持街区、道路、社区以及学校、医疗机构、公园、图书馆、绿地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等。

  普惠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引导市一类公办幼儿园、市特优园通过承办新园、举办分园、合作办园、学前教育联盟等形式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带动城乡学前教育共同发展。

  普惠养老。支持县(区)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推广老年助餐、助浴、助洁服务。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型床位,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优质医疗。支持智慧医院建设,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开展智慧医院创建。发展互联网医院,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完善远程心电、远程医学影像系统运行机制。到2025年,新建省级医学重点专科项目3个以上,市级重点专科项目21个,基层医疗机构100%拥有中医药服务能力,50%达到示范标准。

  第二节 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发展

  统筹用好规划、土地、投资、税收、金融等多种支持政策,盘活现有设施资源,低价或无偿提供给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加快理顺公共服务价格,健全非基本公共服务价格调整和信息公开机制,引导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优质优价运营,提高定价调价的透明度,遏制过度逐利行为,促进价格普惠。探索包容有效的审慎监管方式,强化政府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鼓励行业协会开展第三方服务认证,畅通群众参与监管渠道,全方位构建责任清晰、多元参与、依法监管的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

  第五章 丰富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

  优先发展能够与公共服务密切配合、有序衔接的生活服务,突出品牌引领,创新服务业态和服务产品,推动生活服务高品质多样化升级,为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拓展空间。

  第一节 推动重点行业可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健康服务能力。推进健康服务与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养生养老、食品等产业联动,加快发展健康管理、心理咨询、中医药养生保健等健康产业。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引导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等短缺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家庭医生签约、专业护理、营养保健指导等服务。深入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引导公立中医医院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多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发展医疗责任险、医疗意外险等执业保险。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

  推动养老产业提质升级。实施“健康亳州”“养生亳州”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医疗保健、康复养老等复合功能型康养产业,完善健康养老产业链。发展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设。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源为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推动养老服务向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领域延伸。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研究开发适老化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穿戴等设备,推动“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消费模式创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9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