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亳州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3、全面对接长三角、中原地区,与毗邻地区实现交通信息一体互联

  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支撑区域一体化智慧物流服务;推动区域内运输管理全过程无缝衔接和监管数据实时交换;完善多式联运数据交换节点和数据交换规范,共建船货交易、船舶拍卖、综合物流等专业平台;完善省市电子运单互联,打造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报备系统;探索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实现执法办案智能化和协同化。

  4、构建“互联网+服务”智慧出行模式

  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加快构建亳州全市公路客运网上售票、自动售票、自动检票等系统,开发综合客运手机APP,积极推进城际公交一卡通,推进客车租赁和城市出租车智能服务系统发展,加快建成覆盖乡镇客运站的全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积极打造智能公交体系。推广虚拟空港的建设,为航空旅客提供售票、航班信息查询、办理乘机手续和专用巴士直接送达机场等“一站式无缝隙服务”。加强推广铁水联运信息服务,积极探索政府和市场协作运行模式,尽快建立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6.4推动运输装备优化升级,构筑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交通运输发展新格局。

  1、构建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

  推广高效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甩挂运输、接驳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依托货运站、亳州港等,有序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绿色货运和现代物流。

  2、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积极鼓励公众使用绿色出行方式,进一步提升公交、慢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比重。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公交保障,加快推动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等设施建设,优化运力配置和换乘环境,实现各类换乘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慢行交通出行体验。保障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绿色交通路权建设,改善绿色慢行出行条件。完善无障碍交通系统建设。新建或改扩建的铁路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等交通枢纽无障碍设施实现全覆盖。

  3、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统筹规划布局线路和枢纽设施。统筹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集约利用土地、线位、桥位、岸线等资源,强化生态选线选址和生态环保设计,避让耕地、林地、湿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严格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与监督,提高岸线使用效率。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鼓励标准化设计,综合利用废旧路面、疏浚土、钢轨、轮胎和沥青等材料以及无害化处理后的工业废料、建筑垃圾,实现绿色发展。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督促企业实施绿色采购,减少包装物料用量,杜绝过度包装。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化包装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包装物共享使用平台,建成覆盖城乡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4、加快环保运输装备升级

  积极推广应用高能效、低排放的交通运输装备。加强公路运输装备绿色化建设。加大公交车辆报废更新力度,淘汰低标准、高油耗车辆,扩大新能源公交车营运比例。全面推进货运车辆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推动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建设和完善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公交车配套供电设施。推进水运装备淘汰升级。持续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强制淘汰老旧船舶,推行新能源船舶在旅游客渡船上的运用。

  5、加强交通运输污染防治

  强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严格实施船舶排放防控,做好港区污染治理,完善码头扬尘治理和污水收集处置设施,做到达标排放。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大力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推动码头、水上服务区等建设岸电设施。强化营运货车污染排放的源头管控。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以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整治为抓手,统筹开展油、路、车治理和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推进交通路域环境污染防治。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交通施工现场及交通沿线噪声、振动,加强运输过程的抑尘设施应用,防治公路运输大气污染。

  6.5强化安全生产,健全完善可靠的平安交通体系

  完善安全与应急保障系统。推动构建机制健全、响应迅速、高效有序、协同联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公、铁、水、空和城市综合交通安全水平与应急保障能力。

  1、做好国防交通发展规划

  依托交通发展,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应急交通保障能力和综合反应能力,使亳州市交通战备工作再上新台阶。规划重点从5个方面做好交通战备工作。一是适应快速机动需要,贯彻落实国防要求,加强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即认真抓好国防公路建设,扎实做好国防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根据应急保障需要,大力加强战备建设,切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即修订应急交通保障计划方案,调整战备物资器材储备;三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提高交通战备保障技能,即拓展应急保障职能,继续深化双向服务,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四是适应质量建设需要,突出抓好科研训练,不断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即加强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加强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开展交通保障技术研究;五是适应机构改革需要,完善协调机制,全面加强交通战备建设,即健全交通战备组织机构,健全交通战备工作机制,深化交通战备正规化建设。

  2、继续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投入

  完善公路、港口、航道、站场等安全设施设置,加快实施“渡改桥”工作,有序推进渡口标准化建设。继续加强治超建设,充分利用治超专项资金,将目光放在容易绕行的县乡道、村村通道路,继续进行卡点建设,减少车辆绕行行为。同时重视管养,保障治超信息化设备的良好运行,通过维护管理提高设备寿命。完善综合交通气象监测站网。沿铁路、水运、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建设交通气象信息智能感知系统,提升交通恶劣气象条件监测能力。建设亳州民航机场气象台,为航空运输安全提供气象保障”。严格落实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厘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生产安全事故。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等工作,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登记备案和隐患报备制度。继续实施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推动落实道路运输、港口危险化学品存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运输、运输船舶逃避监管和非法挂靠、城镇燃气等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安全隐患的日常排查和及时治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3、着力提升行业应急管理水平

  严格落实值班值守、信息报告、现场指挥等应急管理制度。加强全市交通运输应急机构、队伍、设施装备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完善交通运输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和维稳形势分析会,提前部署全国两会、春运、“四季七节”、汛期、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社会敏感期等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按照实用、科学、可操作性的原则,持续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