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打造高效率的货运物流服务体系
1、优化运输组织模式
积极争取水运口岸建设,以谯城港区、涡阳港区为主体,积极鼓励申报海关监管区。加快多式联运发展,结合港口桥物流基地建设,强化货物集散能力,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实现物流全程可监测、可追溯。支持发展长途接驳甩挂运输,鼓励发展挂车租赁、挂车互换等业务,加快甩挂运输设施设备的发展,改善甩挂运输标准化场站设施。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整合集装箱运输资源,推进联运信息化建设,实现内河支线运输与干线运输高效衔接。拓展港口服务功能,促进互联网和水运的深度融合,发展航运电商、物流电商,推进水运行业与电子商务等融合。鼓励发展港口商贸及综合服务业,引导临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专栏七: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
1、基础设施方面:坚持陆、空港和内河港联动建设,建成以铁路货场、港口码头和空港为依托的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支撑系统。加快亳州机场临空产业园、西潘楼站、涡阳站改扩建项目、亳州货场搬迁项目、谯城港区大寺作业区亳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涡阳多式联运物流园示范工程、蒙城港区双涧作业区港口物流园项目建设,作为多式联运的锚点。到2025年,构建有效衔接的铁水联运系统,进一步完善大宗散货铁水中转联运系统,完善集装箱水铁联运设施和能力,实现基础设施的高度专业化。
2、联运通道方面:依托青阜铁路和铁路货运枢纽,加快涡阳煤炭多式联运物流园、涡阳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优化与涡河干线的内河航运通道,充分发挥淮河贯通东西的黄金水道优势。构建协同联动机制,稳定集装箱定期班线,推动“江海联运+集装箱直达运输”班轮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拓展港口功能,全力推进谯城港区大寺作业区,高标准建设亳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打造亳州市第一个集公、铁、水运输功能于一体的港口物流园。
3、信息平台方面:统筹考虑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多式联运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多式联运信息化试点,推动物流信息数据化、标准化;推动“互联网+”服务的应用,借助试点工程构建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4、联运服务方面:培育引导企业开展规模化、专业化多式联运服务;培育服务于多式联运的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企业;制定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培育的支持政策。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一体联动、结构优化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2、完善城市货运配送体系
完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机制,逐步提升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新能源比例。发展多形式的城市配送模式,鼓励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模式。推进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开展无人机配送等新技术新方式应用推广。加快货运网络平台建设,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促进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加强城市配送车辆保障,着力破解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停靠难和卸载难等问题,完善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和司机之家等配套设施建设。
3、加强城乡配送保障,支持农村物流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级物流中心、乡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的三级物流体系,“十四五”期间建设4处县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11处乡镇级综合服务站,实现“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的目标。二是积极探索“客运+物流”模式。支持客运站点拓展旅游集散、邮政快递、小件快运等服务功能,实现多站合一、资源共享。三是加快农村物流市场主体培育。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支持农村物流企业发展,通过示范引领,培育一批与农业、电商等融合发展的物流企业。四是加快构建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网络货运、车货匹配等新型运营服务模式,以市郊货车停车场为基础,整合亳州当地物流运输和生产企业,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最大化的利用货源和运力资源,规范物流行业的经营行为,促进亳州物流市场向集约化和规模化运营,打造“高效、绿色、安全、共享”的网络货运服务平台,提高农村物流组织效率。五是大力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建设亳州快递产业园区,形成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健全以县级分拨中心、乡镇服务网点、村级公共服务站点为支撑的农村快递服务网络。鼓励快递企业通过邮快合作、快电合作、快商合作等模式建设乡村快递公共服务站点。
到“十四五”末,实现全市所有县区建设快递物流园区,乡镇建设快递综合服务中心,建制村设快递综合服务站。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提高,快递服务深度不断延伸,邮政快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明显提升。另外,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为:县级快递物流园区、乡镇快递综合服务中心、村级快递服务站。
专栏八: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交邮商融合、客货网同行”总体思路,整合交通运输、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既有农村物流资源,依托农村物流和镇村公交,集物流、仓储、客运为一体,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体系,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十四五”期间,新建4处县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11处乡镇级综合服务站,远期实现全市所有县市区建立一个物流中心,所有乡镇建设乡镇综合服务站,所有建制村建立综合运输服务点。
6.3突出科技创新,建立创新驱动的智慧交通体系
响应国家和省关于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以支撑行业管理与公共服务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信息基础集约化、行业治理现代化、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实现“交通运行一张图”、“交通调度一令通”、“公众服务一站式”,促进亳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行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
加强监控、监测基础设施覆盖。推进物联网、5G、北斗卫星导航等新技术在重点领域应用,加密公路水运监控管理设施,推进境内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测,及时获得公路、桥梁、站场、港口码头、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动态掌握车辆、船舶等运载工具的运行状态,国省道重要节点运行实时监测实现100%覆盖。建设综合交通恶劣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针对不同交通形态的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业务。探索打造“智慧+交通场景”。适时推进智慧公路和智慧港口建设。推动全市重点客运枢纽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综合客运全程电子化服务体系,提升客运一体化服务品质。构建“互联网+公交”智慧出行模式。加强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的建设,分年实施公交站点的智慧化改造,推行电子站牌、GPS智能调度等措施。
2、努力构建综合交通信息大数据网络平台
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建设全市、全系统共建共享共用综合交通云数据中心。整合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执法、公路客运、公交、水运、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等信息,逐步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及其附属交通安全设施基本信息、交通运行、工程历史等数据的全面掌握,实现在线状态监测、性能评估、风险预警的数字化智能化。建立完善与公安、应急等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深度共享交换机制。逐渐接入交警、气象、铁路、航空等相关信息,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开放、跨部门应用。强化交通数据及网络安全建设。加强交通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数据获取、共享的流程,强化系统监测保护力度,营造安全可控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