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缙云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负责制,全面推行校(园)长资格准任制度和任期目标考核制度。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民办学校规范董(理)事会成员结构、运行方式和决策程序,理顺董(理)事会与学校行政关系,确保校长依法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完善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机构职能,引导社区和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6.推进评价制度改革

  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加强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全面推行中小学发展性评价制度。开展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研究,将劳动素养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内容,引进国际先进的学生能力测试项目,不断改进评价方式,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学生的个体评价与学校整体评价相结合。加强初中学业质量监测研究,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和职业技能抽查制度。把家长、学生的满意度、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等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提高权重。

  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测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各类学校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含生活技能)、学业水平考试、人格健康状况测评、毕业离校后发展性评价等科学的质量检测体系。适时发布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引导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出彩。

  7.培育学校文化精神

  加强缙云特色文化教育。坚持“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项目建设,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婺剧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等特色学校创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强化缙云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校园、书香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质。

  实施“耕读缙云”教育品牌建设。构建学习共同体,建设学习型学校,培育充满人文底蕴的校园生态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升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品味,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营造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丰富校内外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具有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吸引力强、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充分发挥青少年宫、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校外教育场所的作用,面向学生开放,举办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外文化育人氛围。

  8.健全教育普惠机制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强化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统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边远地区儿童以及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进一步完善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入学的教育资助券制度;逐步推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制度。探索建立与居住证制度相适应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就近接受优质教育。

  9.完善教育开放体系

  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培育开放型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营造开放型教育环境,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扩展交流内容。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师生交流,密切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选派优秀校长、教师到境外学习培训,以国际视野推进缙云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既有本土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

  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缙云的地域优势,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教育战略合作,充分运用“山海协作”机制,实现互补、联动、共进。吸引省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企业,以新建、嫁接等方式,创办市内外合作学校,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吸引更多省内外专家学者来缙云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省内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省外优秀教材,提高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

  10.强化教育智理服务。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工作成果,面向教育领域核心治理场景,整体推动教育治理要素空间化,实现感知、服务、管理、决策、监督、协同等各方面治理能力融合发展,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履职方式和校园治理方式的系统性重塑。二是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提升学校管理效益,逐步建成招生报名、学籍、教职工、资产、项目、同步课堂教学、网上阅卷、学校安全监管、最多跑一次服务、督导评估及教育治理等教育服务管理系统,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实现管理过程数字化。

  11.教育资源再利用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加强健康、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乡镇学校停办后闲置校产的效益,举办壶镇、新碧、新建、盘溪、大洋等成人技术分校;将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教育资源根据不同教育资源所处的环境条件,打造成红色、生态、健康与养生、乡村文化、拓展、写生基地等特色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12. 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要求,停止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积极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证照不全、违规进行学科类培训、超时教学、虚假宣传、违规代理招生等问题。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机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审批、广告宣传、师资建设、教学质量、服务质量、诚信评价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科学化监管机制,全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水平分等定级评估。

  (三)重点工程与工作机制

  围绕缙云教育改革和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要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完善机制,设立专项经费,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以下六大工程,推进缙云教育现代化。

  1.党建引领育人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5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