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缙云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提高智育水平。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创新型后备人才培养,深化学段学科教学衔接,提升学生高层次能力。落实课堂常规,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推进精准教学,上好每一堂课,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形成高质高效、绿色轻负的教学生态环境。密切关注不同学业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辅导实效性,学生学业水平达到全省中等位次以上。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构建和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学科素养全面提升。

  加强健康教育。严格落实体育、卫生课程,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和公布制度。实施中小学体育工作清单制度,开展生命与健康教育行动,深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推进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建立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库,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学校。推进中小学生运动技能达标,进一步完善“运动技能”达标标准,学生达标率达到95%以上,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加强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学校卫生室实现应建尽建,配齐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到52%。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办学规模在600人及以上的学校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中心,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师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丰富美育体验。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和中小学美育工作清单制度,开齐开足美育课,丰富美育实践体验,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加强高雅艺术进校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建立学校特色美育项目库,建设一批美育特色学校。

  加强劳动教育。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清单化管理,推进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积极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加快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成覆盖全县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网络,全面开展研学等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加强生活技能教育。通过聆听讲座,参观学习,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和睦相处、友好协商、克己让人,对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努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中小学教育有机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相融通,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选择学习要求。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进小班化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对于在体育、艺术、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方面有特殊天赋,且已呈现出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开辟升学绿色通道,努力创设良好培养平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深入推进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中职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订单式培养,有计划地进行“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

  3.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健全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要履行职责,确保当地各类教育健康发展。落实“政府负责、部门合作、多方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增强乡镇(街道)举办学前教育的责任。落实“政府教育职责”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注重发挥乡镇(街道)在参与和支持义务教育中的作用。落实“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落实“政府负责、分级办学、分类管理”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落实“政府主导、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加强部门协作,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深化办学机制改革。严格对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要求,结合缙云县义务教育实际情况予以细化和具体化,严格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精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加强建立校际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选择部分学校探索集团化办学,改造薄弱学校,扶持新校发展。探索优秀校长管理多所学校的改革试验,共享先进管理经验,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校际、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着力健全作业管理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分类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建立作业监督机制、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强调要促进教、练、考一致,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着力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正常上班时间,保持企事业单位正常下班时间后半个小时都有教师在管理。支持学校统筹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调休等措施。三是整合用好校内外资源。着力优化使用校内资源、整合使用校外资源,明确可适当引进优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参与课后服务,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生涯教育等创造条件。四是实施基于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持续改变策略。加大国家教材校本化改造力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编制与本校学生的学习力相适应的校本作业。

  4.规范发展民办教育

  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引导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出资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引导和支持其科学定位、提升质量、办出特色。

  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县教育局会同发改、财政、自规、社保、民政等部门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工作,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加强和改进对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审批、评估与日常管理,完善财务、会计和监管制度,加强风险防范和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社会保障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5.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政府及其部门发挥统筹规划、依法监管、政策引导、行业准入、资金拨付、信息服务等方面作用,进行宏观管理。建立政府与教育公共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契约关系,逐步形成监管有力、竞争有序、激励有效的教育公共服务机制。市、县政府要从直接行政管理为主转为间接宏观管理为主,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5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