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嘉兴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

  (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谋划布局数字经济。积极布局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全面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加快培育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数字影视等信息服务业。谋划大数据产业,发展数据增值服务、数据交易等。参与集成电路相关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发展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配套产业等,带动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健康发展。深化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大脑”“数字中国城市实验室”建设,高水平建设城市物联感知体系,提升城市运行、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全链条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支持有条件的国资国企通过参股、并购、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布局一批战略性高端装备制造业。探索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积极探索发展大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布局发展生物医药、养老设备、智慧诊断等领域。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清洁、低碳、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嘉兴新能源国家级集群建设,积极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拓展LNG、光伏发电等相关业务。布局氢能汽车燃料电池等氢能源领域,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布局城市固废综合治理静脉产业园建设,发展危废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垃圾焚烧发电、环境治理等节能环保业务。鼓励发展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技术装备,构建形成污水、固废、垃圾处理全产业链。

  (四)增强公共民生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公交服务保障水平。统筹公共交通资源,促进有轨电车、常规公交、慢行交通“三网融合”,推进水上巴士、公共电动车、自行车与公交车、有轨电车等无缝对接,提升公交系统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市区公交场站(枢纽站、首末站、停保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开发,试点开展公交场站综合立体开发建设。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进一步优化专用道联网体系。提高供排水保障能力。建设优质水厂及配套输水专线,千岛湖引水工程建成投用,开展太湖引水工程前期,逐步构筑“大小结合、两分一配”的一体化供水模式。通过调优水、产好水、净管网、清水箱,实现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链条水安全管理,建成安全、优质、高效的全流程供水系统。加快推动全市域污水一体化,构建县市为主、市域统筹、再生利用、安全高效的城乡一体化综合立体排水体系。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加快推进城市防洪工程除险加固等,改造城防枢纽及大闸监测及数据中心,进一步消除城市防洪工程枢纽、水闸的安全隐患。实施城市防洪排涝提标升级,健全高标准保障体系。提高能源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多元气源保障,构建形成“通道多元、陆海并重、双层应急、互为备用”的气源保障体系。加强天然气周边区域管网的互联互通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快开发天然气及电力设备供应,提供燃气具、电力设备和安全产品销售、保险、设施委托保养、户内家装等增值服务。

  五、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大工程

  (一)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有效发挥国资国企引领力

  重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助力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加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完善创新引导推进机制,持续引流汇聚高端创新要素,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三链融合,提升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国有企业投资基金作用,强化对核心技术研发费用和成果的考核支持。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市场化改革进度力推上市。在数字经济、大数据应用、智慧交通、新能源、医药健康等领域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集聚一批创新型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科技队伍。

  积极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对国有企业建立各类创新基地和平台的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鼓励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团队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基地等,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以院地合作、科创湖区等模式,打造南湖湘家荡、秀洲天鹅湖、嘉善祥符荡科创绿谷、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等湖区科创平台。加快推进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生院、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海视嘉安、数字实验室等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组建国资园区运营公司,建立健全“一园一国资”的运行机制。依托秀洲工业上楼、桃园数字小镇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新型产融园区建设,打造成为中高端实体产业园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的产业园区。

  数字赋能助力转型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坚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国资国企运营监测平台建设,打通国资监管数据与企业内部业务数据,推进国资信息子系统之间集成管理与数据交互共享。倒逼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对财务、资金、投资等事项实时动态管理,实现对重大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控,实现对国有企业运行情况实时预警,实现对国有经济运行整体形势全局性、动态式研判分析,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

  (二)实施布局优化工程,有效提升国资国企影响力

  提升战略保障功能。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探索形成国有资本的全国性布局,巩固国有经济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引入各类资本要素,推动与央企、省企、民资、外资等各类资本开展合作。鼓励对具有战略性带动意义的重大项目成立专项基金,拓宽资本运作渠道,培育本地产业发展新动能。

  加快资源整合力度。按照“聚焦主业、适度多元、产业协同”原则,加强企业主业和投资管理,加快同质化业务整合力度,探索资产资源实现资本化结合的有效途径。强化存量资源重组整合,优化整合综合物流、交通资源、旅游资源等。加快挖掘增量资源,主动加强与优势企业对接,采取战略性并购、补链强链式并购、核心技术并购等方式,大力引进顶尖技术、管理团队、商业模式等,大力培育新能源、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功能明确、主业突出、分布合理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推动企业瘦身强体。加快推动国有资本从规模较小、发展潜力不大、技术含量较低的非主营业务、企业中退出,有效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有计划、有步骤压减企业管理层级,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企业主动去杠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盘活力度,加大亏损企业治亏扭亏力度。明确成本费用压控重点和经济技术指标改进目标,持续提高资本效率、劳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三)实施改革增效工程,有效提升国资国企活力

  持续深化国资授权经营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充分授权放权和强化监管,加快完善三级授权模式的市场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理顺市国投公司与国资监管机构的权责边界,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周期性评估授权经营情况,动态调整授权放权清单,有效发挥市国投公司授权放权经营、牵引国资布局、引导国资整合、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5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