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嘉兴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奋力开启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四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服务市域一体化建设,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统筹实施“创新驱动、布局优化、改革增效、质量提升、风险防控、监管提质、人才培养、党建引领”八大工程,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推动嘉兴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擦亮“七张金名片”,建设“五彩嘉兴”,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推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作出国资国企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履行国资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全市国有企业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坚持迭代思维,持续深化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遵循市场经济、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基本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坚持绿色低碳,助力碳排达标。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处理好国有企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系,在绿色低碳上争当先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变革,重点突破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快构建绿色供应链,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坚持示范引领,推动共同富裕。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基础性、保障性、战略性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公共治理、产业引导、科技创新等方面主动作为、带头示范,成为打造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最佳结合点,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系统观念,实现统筹协调。坚持从实际出发,梯次推进各项改革发展举措,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同步实施、相互促进。积极推动构建国资发展大格局,确保国有资本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化公开透明规范运作,稳妥处理各类矛盾和利益冲突,确保改革有效落实落地。

  (三)总体战略

  “十四五”期间,全市国资国企要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市域一体化,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聚焦国资监管能力提升、国资布局优化调整、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大目标”,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引领,积极推进监管方式蝶变、国资布局蝶变、发展模式蝶变“三大战略”,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引领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时代国企党建新标杆。

  推进国资监管方式向系统性战略型服务型蝶变。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行权履职中要按照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更加注重基于出资关系,更加注重国有资本整体功能,更加注重事中事后、分层分类,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坚持放活和管好相统一,推动国资监管和企业发展同向发力,寓监管、调控于服务之中,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赋能服务水平。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向基础性保障性战略性蝶变。着力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的现代化国资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把国有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更为科学的主业管理。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产业升级和民生保障,积极导入各类战略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资源整合和产业重组,全力促进国资国企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模式向健康可持续高质量蝶变。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步伐,切实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对标先进企业,狠抓管理提升,加快打造精干高效的组织和运行体系,不断夯实资产质量,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加强债务风险防范,深化对各类风险的评估研判,注重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力争全市国有经济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国资布局结构实现新优化、国企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国资监管效能得到新提升、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国资样板,推进全市国有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利润总额年均增幅不低于全市经济增长水平,“十四五”末,全市国有资产总额达到1.6万亿元,力争突破1.8万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形成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同富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布局结构实现新优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持续巩固,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比重大幅提升,实体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科学合理、协同高效的国有资本布局基本形成。“十四五”末,全市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集聚度达到90%以上。

  ——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和效率明显提高,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十四五”末,培育重点上市苗子企业10家,全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总数力争达到7家以上。

  ——监管效能得到新提升。以管资本为主、集中统一的国资监管体系和监管大格局基本建成,全市“一盘棋”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考核体系更加完善。深入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授权放权机制运行有效,监管各环节联动效率明显提高,国资监管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监管覆盖率达100%,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构建国资监督、管理、运营的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5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