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嘉兴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

  ——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对国资国企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组织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建基层基础更加巩固,“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521”人才培养工程等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加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企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发挥。

  到2035年,在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国有经济质量效益和国资监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国有企业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参与者,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设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推动者,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践行者。

  三、全面推动国资国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充分参与国内大循环。贯彻落实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拓展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开拓国内市场,围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积极输出嘉兴产品和嘉兴服务,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和品牌。加强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等,完善与欠发达地区合作机制。

  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发展战略,有效发挥自贸区、跨境电商、港口物流等平台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浙江自贸区等,鼓励国有企业发展国际贸易新业态、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等国际化业务。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项目,探索投资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贸和投资合作。

  (二)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充分利用央企、省企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强与清华大学、中核集团、中电科集团等合作,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深入开展央地对接,推进南湖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产业合作,加快培育以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助力现代化国资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沪嘉城际轨道、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苏台高速桐乡联络线建设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港口和内河水运独特资源优势,发展海河联运产业,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参与共建长三角港口联盟,提升嘉兴港能级。全力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嘉湖、杭嘉、甬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助力嘉兴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副中心,全力助推首位战略推动落实。

  (三)积极服务市域一体化建设

  推进市域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半小时中心城市至县级城区、1小时市域通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推动“一环十一射五连一通道”快速道路网建设,提升市域交通通行效率。打造市域“一盘棋”交通体系网络,谋划建设中心城区至嘉善、至海宁、至海盐、至平湖、至桐乡轨道交通,对接嘉兴机场、水乡旅游线等。探索实行市域范围内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制度,以交通一体化对接区域一体化、城市同城化。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中心建设,推进一批标志项目建设,打造环南湖、沿运河的核心节点。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高标准建设未来社区,推进嘉兴火车站南广场建设、月河(少年路)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提升、“九水连心”景观提升、“一环四路”景观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水平。

  探索形成市域联动发展格局。落实市域一体化改革试点要求,对涉及全市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资源开发、重点产业投入等项目,加强市级层面统筹和市县整合联动,促进各类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建立市域重大基础设施的资金共同筹措机制,提升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协调统筹能力。加快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旅游线路开发等领域的协同建设,优化会展、古镇保护、文化旅游等在全市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市县在政策、信息、资源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在项目招引、产业基金、金融科研、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推动全市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四、积极构建现代化国资产业体系

  (一)加快提升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打造嘉兴航空联运中心。加快推进嘉兴机场改扩建,力争尽早建成运营,稳步提升货运能力,着力打造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地和高端物流产业集聚地。大力发展航空物流配套产业、临空制造业、研发培训等航空关联产业,打造航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完善嘉兴机场与周边机场群的协作机制,提升航空物流、客流运载等能力。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发展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和开发建设、轨道交通营运管理,拓展轨道交通车辆、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车辆供电及信号系统、广告传媒、物业管理等相关业务。探索智能化城市有轨电车线路部署,应用车路联网技术、先进控制技术、高精地图与定位技术,支持有轨电车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示范应用。依托嘉兴有轨电车建设经验,探索与其他地市有轨电车的技术咨询合作。优化提升交通环境。注重交通系统集成功能,以公路体系和轨道交通为纽带,构建高效联动、互联互通、科学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提高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在高速公路、公共交通等领域全面推广引入“互联网+”智能化服务。加强基础路网感知能力、专用通信传输设施等建设,推动覆盖全域的高快速干线路网、铁路、机场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普及推广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充电、加氢、加气设施和现代化智能公交站点等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运营服务水平。大力培育集咨询、设计、投资、融资、开发建设、运营一体的城市综合开发产业链。做大做优城市管理及物业服务,探索发展“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安保服务、环卫车辆专业维修等业务范围。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城市发展、治理体系相结合,拓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

  (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完成民丰整体搬迁,打造民丰特色产业园,延伸发展特种纸业上、下游产品,打造形成特种纸产业链。深度参与嘉兴打造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加快纺织相关企业提升发展。积极培育科创服务业。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检验检测、设计咨询服务等业态,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展壮大现代商贸业。加快海宁皮革城等专业化批零市场的线上线下整合。对标沪杭大型商圈,积极发展新零售,积极引入生鲜消费、科技体验、艺术展示、亲子互动、电竞赛事等各类新型业态。提质发展文化旅游业。突出“运河、红色、古镇、乡村”等特色,加快红色旅游、温泉旅游、古镇旅游等发展,进一步打响“船游嘉兴”等休闲游品牌。着力做大做强温泉小镇、南湖旅游区等。加快提升酒店、宾馆经营能力,凸显主题文化和服务品质,实现特色化发展。推动餐饮业与商贸、文化、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打造“场景+体验+产品”模式。加快打造“品牌菜篮子”全产业链。支持产业链前延后伸,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有机种植、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入推进融资畅通,有效加强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产业的融资支持,提升金融企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基金、证券、银行、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商业保理、典当等业态规范健康发展。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兴金融行业。强化科技金融服务,鼓励为本土创新创业类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投融资综合解决方案,在科技金融业务领域形成特色品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5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