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索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依托产业大脑优化配置资源要素,积极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推进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对标省、市加快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规划,结合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坚持深化改革与环境营造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未来产业培育模式和路径。聚焦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重点方向,以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等为载体,积极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试点,突破一批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形成具有强竞争优势和高成长性的高新产业平台,以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促进未来产业聚集发展。
4.建设现代都市工业园区。结合工业用地全域治理和城市有机更新,以瓯海经济开发区、瓯海前花工业区等为重点,打造具有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税收高、环保好、形象优等特点,且兼顾时尚消费、工业旅游属性的现代都市工业园区。支持发展时尚产业、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它符合都市型工业特征的新兴产业,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立属地政府、运营机构、入驻企业“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推行园区管理市场化运作,提升环境舒适度,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着力实施产业布局优化、分类转移搬迁、产业改造提升、项目招引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环境美化提升等重点举措。
专栏3-13:瓯海都市型现代工业园区
1.瓯海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科创产业);
2.瓯海前花工业区(总部经济、时尚产业);
3.高新技术园区(高翔、总部和生产性服务、智能装备产业);
4.瓯海电镀基地(电镀业);
5.郭溪浦东工业区(锁具、鞋类);
6.瓯海北村工业区(生产性服务业)。
第四章 构筑“数字经济”新引擎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滚动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着力在培育新经济、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数字服务新业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走出一条瓯海特色发展路径,构筑“数字经济”新引擎。
(一)发展数字产业化
锚定数字经济发展核心技术,大力培育发展以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网络安全为重点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1.软件和信息服务。依托数字经济大厦、软件信息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推动基础软件开发和应用,针对技术服务、研发、测试等环节,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软件等发展,支持专业化的软件公司发展数控嵌入式软件,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物联网。支持企业应用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实现物流提速、产品赋能。聚焦物联网发展平台,推进中国移动合作的智能锁云管端平台建设,以智能锁为切入点,面向企业全面推广新式物联网技术。
3.大数据应用。以工业大数据应用为重点,聚焦数据资源关键要素,构建完善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等大数据产业链。发挥高教新区科技、人才、生态等资源丰富的优势,驱动重大科技和关键技术创新。发展分布式数据库、数据集成工具等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
4.网络安全。积极发展智能安全网关、大数据脱敏、商用密码等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城市、金融、产品防伪溯源、智能制造、电信安全等方面应用,加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集成。发展等级保护设计咨询、风险评估、应急容灾、安全保险等服务。
(二)推进产业数字化
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制造业各生产环节,以“智能+”深化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激发新服务产业潜力,探索产业数字化新路径。
1.支持产品智能化开发。以眼镜、锁具、汽摩配、智能装备等产业为重点,围绕新一代智能鞋、智能箱包、智能锁等可穿戴设备前沿方向,通过自主、联合等形式开发数字化融合新产品,推动网络通信、工业控制、集成电路、新型传感器等数字化技术在产品中集成应用,增强工业产品的信息获取、处理能力,拓展产品功能。到2025 年,在时尚智造、智能装备、智能生活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
2.推动生产制造数字化升级。衔接市产业大脑建设,全力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群体。大力实施“百企智能化技改”行动,持续加快企业生产装备改造提升,推进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改咨询诊断全覆盖。引导大批量、规模化制造业企业加快“机器换人”技术改造步伐,分行业开展一批“机器换人”省级试点。持续推进企业上云计划实施,推广“云定制”柔性生产、精益管理、智能运维等模式,提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到2025年,力争全区建成示范数字化车间10个、无人车间3个,在役工业机械人达到1500台。
3.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大力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工程,着力构建多层级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深化瓯海工业云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围绕智能锁、眼镜等优势产业推进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重点加快智能锁开放云、瓯海眼镜云建设。依托龙头企业谋划推进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取东经创建国家级和雪歌、飘蕾创成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谋划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解析节点,推进标志解析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创新。推出一批面向设计仿真、生产优化、运营管理、能耗管理等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构建在线工业软件超市平台。
4.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服务贸易,引导和推进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升级,探索“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各类数字商品贸易。推进温州广告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构建创业服务支撑体系,强化电子商务企业培育。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支持各类产业主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海外公共仓、境外服务站等布局,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5.激发新服务业态活力。聚焦金融、物流、文创、旅游等重点产业领域,推进数字赋能新服务经济。推动数字金融创新。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流程、模式,鼓励开发个性化、智能化、自动化在线贷款服务,推动全天候、全流程、全覆盖的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防控。设立支持信息技术核心产业发展基金,推动企业参与数字经济企业战略投资;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动货物运输过程自动化运作和高效化管理,立足传化公路港项目,在瓯海打造智慧物流产业园,助力温州“4+16+N”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打造辐射浙南闽北的智慧仓配中心,同步推进智慧物流发展共享经济;培育发展文化创意。聚焦网络游戏、文化传播、文化娱乐三大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壮大以网游交易、电子竞技、网络直播、网红、微电影等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深化推进智慧旅游。深化旅游大数据建设,夯实各类旅游基础数据资源,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建立完善集查询、预订、互动、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旅游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数字经济新服务领域发展,打造数字生活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