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慈溪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慈溪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回首慈溪水利“十三五”发展,冲破既有之桎梏,实现迸发之突破。防汛排涝能力大幅提升,“三横十一纵”骨干河网总体规划完成修编,四灶浦、东横河和城排一期完工,系统和区域防御能力增强,北排速率翻倍,石堰全线设防;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浙东引水常态化,年引水量近3亿,宁波至杭州湾引水20万米/天开工建设,浙东引水接纳体郑徐水库竣工,并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和国家级水管单位;水利工程管理更加规范,水利工程标化管理示范县通过省级验收,历史陈帐大魄力清算,县级市中首个全额收缴水费水资源费,外杜湖、凤湖陈年违章拆除,拆违面积宁波第一;数字水利建设全省前列,县级市中首个出台顶层规划,大决心推进水安全保障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地”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一往无前的干劲持续推动水利事业建设,化困境为坦途,遇荆棘为助力,一以贯之,兴水强市,加快构建起以平原河网大循环为主,平原河网与沿山水库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水利发展新格局,为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建设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一、现状与形势

  (一)市域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慈溪市经历了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走进新时代,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部署的实施,依托环杭州湾区四大新区之一的前湾新区,慈溪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一轮慈溪城市发展定位为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区的南大门、山海城融合的宁波北中心、长三角现代智能制造基地、浙江大湾区前湾新区核心。梦圆2049年,慈溪将建成为链接区域的平台城市、活力智能的创新城市、生态宜居的海滨城市,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达到长三角区域领先水平,为长三角区域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建设成为世界顶级城市群,谱写慈溪篇章。

  (二)“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化推进这一主线,在中央加快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和浙江省、宁波市“五水共治”“百项千亿”等重大战略决策引领下,着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善了防洪减灾、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土地资源补充和水利管理等五大体系,“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达50.4亿元,为慈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1.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时期,四灶浦、潮塘江拓疏工程、中心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东横河洪涝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的建成,使原本防汛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南部地区,经2016年“鲶鱼”、2017年“卡努”台风、2019年“利奇马”和2020年“黑格比”检验,石堰区块及横河人民闸周边区域基本不受淹,实测最高洪水位较同等量级台风雨量降低10-20厘米,北排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2.不断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水资源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十三五”时期,完成了上林湖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长溪水库引水工程(引优质饮用水150万方至灵湖水库工程)、凤湖水库清淤工程(新增蓄水量50万方);掌起、横河、匡堰三个镇农民饮用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如期完成,使三个镇的6200余名农村居民喝上了自来水;慈溪水库及杭州湾新区宁波引水慈溪分水口联网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境内外水资源配置网络不断优化;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共发放取水许可证212户,用水总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提前达到规划目标,创建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验收,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3.实施城乡水系连通工程,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十三五”时期,累计完成无违建河道创建282.6公里,创建宁波市级以上美丽河道1条,共长9.2公里,美丽湖泊1个,面积2.08平方公里。河道整治和生态河道建设近500公里,创建宁波市(含慈溪市级)水环境示范村25个,新建示范镇4个,续建2个,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应用生态治水理念,通过清淤、护岸、绿化、水系连通等整治措施,使河道呈现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全新面貌,大大改善了城乡水生态环境。

  4.以数字水利为引领,涉水事务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十三五”时期,在宁波市水利系统、在我市各职能部门中,首个出台《慈溪市智慧水利总体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决策,四部门联合发文,在宁波全国数字水利先行先试中“走前列、当标兵”,逐步构建“一张智能感知网、一朵基础设施云、一个数据中心、一张水利专题图、一个数字水利门户、一套保障体系、N 个数字化业务应用系统”的“6+N”体系。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6000万,建成防汛防台、水文管理、水政举报、水资源管理等11个业务应用平台,基础感知体系初具规模,数字水利中心和水旱灾害防御中心高标准建成投用,涉水事务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5.坚持建管并重,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了《慈溪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慈溪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办法》等系列强监管制度。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以抓好抓实创建、细化完善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建立考核机制、完善信息平台为重点,实现了水利工程全过程、各环节的标准化管理,主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合格率已达100%。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局面得到进一步扭转,工程管护水平明显提升。

  “十三五”水利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

  表1 慈溪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表

  分项

  目标层 指标层 规划标准层 目标评估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防洪

  减灾 平原排涝 城镇排涝标准 中南部地区城镇 10年一遇 基本达到

  北部城镇 20年一遇 达到

  农田排涝标准 七塘公路以北 20年一遇 达到

  其他地区农田 10年一遇 基本达到

  海塘防潮标准 50年一遇 达到

  农田

  水利 田间沟渠畅通率 ≥90% 达到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3万亩 达到

  新增河网水量 1000万方 达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