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淳安县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民生精准保障新成效。健全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强化临时救助兜底功能,完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救助制度,积极发展慈善救助。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建立多种救助方式相互衔接、智慧高效的“助共体”。“贫有所救、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危有所防”的高质量基本民生安全网建设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4000元以上,社会救助标准不低于杭州市平均水平。

  ——幸福养老普惠发展新格局。重点在“居家保障”下功夫,人人享有多样化、普惠型的基本养老服务,淳安特色的“生态康养、互助养老”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养老服务与特别生态功能区的融合能力显著增强,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化的“智慧养老”服务,到2025年,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到25人。医康养融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培育具有淳安生态特色“医康养联合体”,全面打响“幸福养老”品质区品牌。

  ——基层治理和谐有序新提升。全面落实党领导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深化村(社区)减负增效,创新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以“邻里中心”服务综合体建设为载体,结合未来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品牌建设。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慈善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作用更加明显,每万人拥有登记和备案社会组织达到52个。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更加有力,数字化手段支撑城乡融合治理更加凸显。到2025年,把“和谐治理”品质区建设成为“重要窗口”特别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融合的社区治理成为淳安基层治理重要特色。

  ——社会事务精细服务新温度。水库移民发展增收和融入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地名公共服务与地名文化保护能力进一步提升,婚登管理与服务规范化能力显著提高,绿色殡葬、惠民殡葬改革进一步深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会新风尚进一步形成。“三留守”群体关爱保护能力实现新提升,提升流浪乞讨人员关爱服务水平,全力打造覆盖城乡群体、多方力量参与的“助共体”新格局。到2025年,全面建成“移风易俗”品质区,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实现100%,乡镇“儿童之家”实体化运行100%,农村“儿童之家”服务覆盖100%。

  ——整体智治体系建设新作为。构建形成政府主导、居民共享、社会参与的民政服务“智共体”,民政数字化转型、智慧化赋能全面推进,民政业务条线管理服务工作全面智慧化,政府端口与居民端口“两端”协同发展。迭代升级民政12个条线的“码上办”服务,完善数字民政系统,建立民政业务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系统集成应用于民政工作推进落实。民政“一舱两平台四场景”建设全面惠及城乡居民,智慧救助惠民联办率达到100%。

  专栏2:“十四五”时期全县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主 要指 标(单位) 2020年 2022年目标值 2025年目标值

  1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年) 10584 12000 14000

  2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行率(%) * 60 100

  3 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人) 15 20 25

  4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55 58 60

  5 每万人拥有登记和备案社会组织数(个) 50 51 52

  6 每万人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人) 11 13 16

  7 专职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职称持证率(%) 49 55 58

  8 节地生态安葬率(%) 72 80 85

  9 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 98.73 99.2 100

  10 智慧救助惠民联办率(%) 10 50 100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精准保障的大救助体系

  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为目标,以省大救助信息系统为支撑,持续推进“1+8+2”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科学确定救助标准与水平,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和政策衔接,强化“三精准”机制建设,形成部门合力、多方参与、智慧高效的“助共体”。

  1.强化社会救助制度衔接。稳步提升社会救助标准,合理制定并落实特困人员救助城乡一体化,供养标准不低于杭州市平均水平。强化救助项目统筹,对资金投入方向、管理方式相近的社会救助项目进行整合。加强社会救助政策与扶贫、养老、医疗等政策制度的有机衔接,促进救助对象自强自立,提升救助时效和质量。适当提高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水平,持续加大救助力度。落实分层分类梯度救助,规范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特困供养救助制度,全面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健全急难型临时救助和支出型临时救助政策,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办法。开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兜底“回头看”,完善“两线合一”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完善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现行社会救助制度无法覆盖和救助后仍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完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工作风险防控,把救助管理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按照三级救助站标准,推进淳安县救助服务中心(淳安县救助管理站)建设,深入推进救助队伍建设,提高救助服务质量,确保及时救助、精准救助。

  2.健全精准救助长效机制。健全贫困预警与主动发现机制,构建县、乡镇 、村(社区)、小组(网格)多层级联动救助网络,延伸基层服务功能,提高主动发现、应急处置和快速救助能力。建立多维的贫困评估指标体系,对照经济、健康、教育、居住、就业,社会参与六个维度,对真实的贫困状况及其个性化的救助需求进行科学调查和综合评估,为开展多元化救助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健全精准识贫机制,规范困境人员认定,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特困救助供养保障,预防和干预贫困代际传递风险。健全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所导致生活困难家庭的紧急救助机制,及时将因突发公共事件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明确应急期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和紧急救助程序。完善困难群体的评价体系以及退出机制,严格执行退出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建立救助对象的诚信评价机制,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把社会救助纳入个人征信体系。

  3.激发社会力量有效参与。以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平台为支撑,不断完善县一级救助平台,促进救助对象、救助主体、救助服务、救助方式的有效对接,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以党建引领为牵引,打造“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慈善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多方参与的“助共体”。借助农村熟人关系网络,社区网格化管理,城乡对口协作等优势,建立帮扶救助小组,拓展精准救助服务内容和形式,协助社会救助申请及动态管理。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设立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引导第三方机构开展家境调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救助服务,激励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强化激励引导,落实财政补贴、费用减免、税收优惠,精神褒奖等各项政策。探索建立救助对象探访关爱制度,落实和创新党员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实现物质救助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救助对象的内生动力,实现内生驱动和外部帮扶的协同救助模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2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