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淳安县生态渔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三、保水渔业鲟龙科技总部经济调整规划

  (一)目标

  按照移位置、减面积、降密度、提升生产设施集污处理自动设施的“两减一提升”原则,对千岛湖鲟龙产业生产基地进行调整,建立30亩新型生态环保生产设施。根据鲟鱼加工前通过冷水提高鱼子酱弹性及繁殖前利用低温刺激亲鱼产前发育的要求,在千岛湖设立两处冷水静养基地,保留石林度夏基地。

  1.移位置:生产基地区域从许源水域迁移至塔山准保护区水域,冷水静养基地两处,其中一处由淡竹迁移至淳杨线公路沿线水域,保留现有位于石林架子岭驿站的冷水静养基地,提升改造石林度夏基地;

  2.减面积:生产基地面积由现在的60亩缩减至30亩;

  3.降密度:养殖密度从8千克/立方米减至4千克/立方米;

  4.提升环保水平:提升养殖设施环保水平。

  (二)重点调整内容

  1.环保生产设施调整

  全面建成千岛湖30亩环保生产设施,包括1组科技展示设施和4组普通设施。科技展示设施包括20个景观池,中间过道为2.5m宽的木塑地板铺设,安装护栏,配备自动投喂及抽提系统。

  生产设施全部安装集污设施,由集污生产设施、支撑架、集污斗、排污器、排污管、供气管、排污主管道、供气主管道等组成,利用气提扬液原理将粪便等废弃物全部抽提到污水收集平台,再通过污水运输船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整个抽提过程采用定时自动化控制,全程视频监控。在塔山库湾水域开展生物净化试验,在库湾里投放花白鲢和黄尾密鲴等滤食和刮食性鱼类,利用生物循环技术,消化产生的少量水溶性营养物质。

  2.冷水静养基地调整

  千岛湖设立冷水静养基地两处,现有位于石林架子岭驿站的冷水静养基地予以保留;另一处由淡竹迁移至(淳杨线公路沿线水域)许源基地。许源新冷水静养基地在完成土地租赁、设施农用地备案、施工图设计、项目招投标等项目前期工作基础上,实施冷水静养基地项目建设。

  项目占地面积6005平方米,新建冷水静养鱼池11个,鱼池壁以上用保温彩钢板封闭,保温板外立面为烟灰色,与周边环境融合;配套建设室外引水管道系统,从千岛湖抽提深层低温水至鱼池,池内水温保持在10-12℃,必要时可采用工业制冷机将部分池的水温降至5℃。 “十四五”期间完成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

  3.石林镇鲟鱼度夏基地提升改造

  目前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公司)位于石林镇的鲟鱼度夏基地引水管道布置欠合理,影响景观;池子高度不够,无法满足夏季高水位度夏;年久失修,存在渗漏现象。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对鲟鱼度夏基地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新铺设400mm的PE管道1500m,管道由东西走向改成南北走向;池子在夏季安装围网、隔水膜等,提升池子高度,保障度夏安全;对度夏池进行全面修整,避免渗漏现象。

  四、土著鱼类保水渔业规划

  (一)目标

  2025年,由淳安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实施的土著鱼类保水渔业包含负责种质资源、增殖放流和外来物种防控等管理,主要包括:

  1.建立黄尾鲴、花䱻、翘嘴鲌等千岛湖土著鱼类繁育区,保护千岛湖土著鱼类种质资源,提升生物多样性;

  2.保证土著鱼类的年增殖放流量在4000万尾以上,以8cm以上的冬片为主,维持千岛湖生态系统稳定性。

  3.控制蓝鳃太阳鱼、罗非鱼等外来入侵物种,完善外来水生入侵物种的预防、控制、治理。

  (二)重点建设内容

  1.土著鱼类繁育区建设

  根据黄尾鲴等土著鱼类繁殖习性,在中心湖区建立5亩土著鱼类繁育区进行重点保护。

  2.土著鱼类增殖放流

  2021年起,以“政府(主)+企业/团体(辅)”的形式,每年放流体长在8cm以上的鲴、鲌、鳜、花䱻等土著鱼冬片4000万尾以上。

  增养殖放流苗种以本地种和子一代苗种为主,可引进原良种或其它大湖适宜品种,禁止放流杂交种、转基因种及种质不纯的物种,规范民间放生行为。

  表3-3 千岛湖土著鱼增殖放流种类、规格及功能定位

  放流种类 功能定位 放流规格 放流地点

  黄尾密鲴 生物净水 体长≥8cm 千岛湖

  细鳞斜颌鲴 生物净水 体长≥8cm 千岛湖

  光唇鱼 生物净水 体长≥3cm 千岛湖支流

  青鱼 恢复种群 体长≥12cm 千岛湖

  草鱼 恢复种群 体长≥12cm 千岛湖

  斑鳜 恢复种群、控制外来物种 体长≥8cm 千岛湖

  大眼鳜 恢复种群、控制外来物种 体长≥8cm 千岛湖

  翘嘴鮊 恢复种群 体长≥10cm 千岛湖

  中华鳖 恢复种群 150克/只 千岛湖

  三角鲂 生物净水 体长≥8cm 千岛湖

  赤眼鳟 生物净水 体长≥8cm 千岛湖

  花䱻 生物净水、恢复种群 体长≥8cm 千岛湖

  唇䱻 生物净水、恢复种群 体长≥8cm 千岛湖

  马口鱼 种群修复、生物净水 体长≥3cm 千岛湖支流

  蒙古鮊 恢复种群 体长≥10cm 千岛湖

  鳊(长春鳊) 恢复种群 体长≥8cm 千岛湖

  (三)外来物种防控管理

  千岛湖外来物种主要为蓝鳃太阳鱼和罗非鱼,根据其生物特性采取适当的调查摸底和防控管理:对湖内外来物种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群体种类和数量,生长、繁殖和栖息习性,以及对其他物种和生境的影响。探讨通过生物和物理等方式除害,即放流鳜鱼,增加鳜鱼种群数量,抑制相同栖息水域太阳鱼和罗非鱼;组建除害捕捞队,利用适宜的网具进行捕捞,减少外来物种群体数量。

  五、淳安渔业种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一)目标

  种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芯片”,要打好种业翻身仗,需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千岛湖作为我国大水面渔业行业的标杆,在渔业种业发展中也应该充分发挥行业“领头雁”、“排头兵”的引领作用,针对千岛湖渔业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如下目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