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淳安县生态渔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淳安县生态渔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和渔业发展前景

  一、规划背景和目的意义

  (一)规划背景

  20年来,淳安县以永葆千岛湖“天下第一秀水”为目标,大力推进实施“以鱼保水”、“以渔治水”生态渔业发展模式,在树立千岛湖优质渔业品牌的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千岛湖“保水渔业”发展模式。根据调查,千岛湖湖区鱼类品种达114种,经济价值40亿元;2019年渔业经济产值逾10亿元,直接带动地方相关产业产值逾50亿元,淳安县千岛湖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渔业水域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典范。同时,淳安县大力实施“一湖推十湖、十湖带百湖”保水渔业品牌发展战略,与江西阳明湖、安徽高塘湖、山东东平湖、江西大坳水库等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技术服务、直接投资、共同开发等模式,把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多年来形成的一整套经验和体系,在全国范围进行辐射推广,推动更多的湖泊水库走上以渔治水、保水渔业发展道路。

  2020年是淳安县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开启淳安生态特区高质量、深绿色发展新征程,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生态特区魅力风景线的起始之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全力落实淳安县政府“共建特别生态区、共享康美千岛湖、共创特色新窗口”的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大水面生态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继全面完成“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后,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再编制《淳安县“十四五”渔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意义

  “十三五”期间,淳安县渔业坚持“保水为先,产业富民”的发展原则,扎实推进“秀水富民”战略,深化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科学规范产业发展,逐步成为了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典范,形成了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为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提供了样板。

  “十四五”期间,如何在守护一湖秀水的同时,更进一步协调好淳安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科技支撑,实现提质增收,探索出一条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谐发展的“深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好路子,是“十四五”期间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规划以淳安县特别生态功能区创建为契机,以推进“生态富民”战略为基础,坚持以渔护水、以渔名湖、以渔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为行动纲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制定淳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推动以“保水”为核心的千岛湖生态渔业稳步发展,重点聚焦于提升大水面生态渔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千发集团、鲟龙科技等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走秀水富民之路,着力构建康美环境、康美渔业、康美生活,为全国践行“两山”理论树立标杆,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深化乡村善治,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三)“十三五”渔业规划完成情况

  2020年,淳安县实际渔业生产情况总体实现了“十三五”规划中预期目标(详见表1-1),其中,以鲢鳙天然捕捞、土著鱼类捕捞和生态网箱养殖(菜篮子生产基地)等保水渔业发展,无论从产量还是产值方面均超出规划目标;其他方面,为坚定执行“两山”理论战略,也为守住千岛湖一湖秀,水库湾养殖及湖区周边生态渔业也适时调整了发展目标。

  表1-1 淳安县2020年渔业生产情况与“十三五”规划目标对比(不包括鱼种培育)

  项目名称 “十三五”规划目标 2020年渔业生产情况

  产量/吨 产值/万 产量/吨 产值/万

  鲢鳙捕捞 3500 8000 4579 10280

  土著鱼类捕捞 2800 3900 2879 4516

  菜篮子生产基地 3500 8000 4629 8073

  库湾养殖 1200 1440 739 923

  山塘小水库 450 540 280 346

  湖区周边生态渔业 中华鳖生态养殖 200 2400 211 2420

  特色养殖 380 400 126 132

  合计 12030 24680 13443 26690

  二、渔业资源条件及综合评价

  (一)发展渔业的自然条件

  1.库形特征

  千岛湖又名新安江水库,于1959年9月21日截流蓄水形成,为分支山谷型水库,其大坝位于建德市铜官峡谷,库区位于浙西山区与皖南交界处,水面界北纬29º22′~29º50′,东经118º34′~119º15′。淳安县东接建德、桐庐,南邻常山、衢州,北连临安,西界为安徽省歙县。

  流域地貌呈周边群山环抱、两岸高中间低,由西向东逐渐倾斜,为多年调节性水库,具有饮水、发电、航运、灌溉、渔业、旅游等多种功能。水面积在108米高程时,为573平方千米,其中浙江533平方千米、安徽约40平方千米,蓄水量178.4亿立方米;湖面纵长150千米,最宽处达10千米,平均水深30.44米,最深处达100米,常年养鱼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库内有0.25公顷以上面积的岛屿1078个。

  湖面呈不规则“X”形,岸线曲折多变,从地理上习惯于分成五大湖/库区,即“X”形上两大分支为西北湖区、东北湖区,下两大分支为西南湖区、东南湖区,四大湖区交汇点为中心湖区。库水径流从“X”形上游三大支流汇入中心湖区,然后通过东南湖区进入新安江大坝区域。

  2.水系特点

  千岛湖属钱塘江水系,其主要干流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的黄山山脉和怀玉山脉,汇入千岛湖的溪流众多,流向复杂,水系呈分枝羽状形态。所有纳入湖区的支流都有一个河-库交汇区,最后汇合于中心湖区。主要有三条主河流,其中新安江是主河道,系汇入千岛湖的最大河流,大多穿行于高山峻岭之间,其河谷深切,河道天然落差大,水源丰富,年均径流量达94.5亿立方米。全长183.6千米,集水面积5510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有桐溪、六都溪、鸠坑源、梓桐源、云源港、清平源、商家源、太平源、富溪源等;其次为武强溪(遂安港)水溪,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的璜尖,由武强溪、凤林港及郁川溪等12条支流汇注;第三主河流为富强溪(东源港)水溪,发源于大岭塔东蔍,由富强溪、左口溪、潭头溪、文昌溪等8条支流汇注。

  3.水文特征

  千岛湖全湖表层年平均水温变动在20℃左右,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1月,周年内表层平均水温相差不大;在水深20米处水温变幅约8~9℃,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2月;季节性水温为1~3月为冬季,4~6月为春季,7~9月为夏季,10~12月为秋季,比陆地上季节约滞后1个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