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扬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3.现代食品加工制造技术:开展新型节能干燥、超微粉碎、冷冻冷藏、杀菌包装等共性技术研究;开展食品装备的新方法、新原理研究,研发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工程化成套加工装备;加强食品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技术体系;开展物流过程中食品品质保持、损耗控制、货架期延长等共性技术研究。

  四、系统实施扬州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

  坚持和强化“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平台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理念,围绕建成产业科创名城总目标,聚焦重点领域,结合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实施科技创新工作“七大行动”,力求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实施产业技术创新突破行动

  1、加快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

  围绕我市重点产业,统筹部署锻长板和补短板两大任务,着力加强未来前沿领域的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关键必争领域的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技术成果。编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图谱,针对核心技术、先进材料、关键工艺和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强链补链。立足扬州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新一代物联网、先进材料、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积极探索,及早布局,形成先发优势;突出应用导向,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研发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产业发展新亮点,推动重点产业延链扩链。

  2、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围绕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坚持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聚焦“双碳”、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瞄准重大战略任务和产业“卡脖子”难点,每年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并重点支持10项产业科创 “揭榜挂帅” 重点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薄弱环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融合优质创新资源,开展基于重大目标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补齐关键短板、锻造创新长板,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驱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不断增强我市优势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可控水平。以我市高新园区、开发园区为主要载体,围绕园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支持科技成果在基地落地转化,开展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支撑行业共性技术成果扩散与转化应用。

  3、加快运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我市化工、钢铁、建筑、纺织、路灯等传统产业,强化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化工产业重点开展微化工、生物化工等技术研发应用,提升高端精细化学品占比,推进微化工技术的实用化进程,优化化工产业结构;钢铁产业加快智能改造升级,加大新工艺、新装备、新流程研发,加强节能降耗,重点研制轴承钢、弹簧钢、模具钢等新型钢种;建筑产业推动智能制造与传统建筑的融合创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研究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设计方式,加强装配式建筑配套材料研发及应用,提升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能力和机械化施工程度;纺织产业加快信息化改造,围绕快时尚服装服饰、中高端家纺用品、产业用纺织品等方向,开展新型纤维、功能面料及新工艺的研发应用。

  (二)实施创新主体梯队培育行动

  1、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企业培育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重点产业,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精准施策,着力保存量、挖增量、提质量,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壮大培强扬州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行动,推动各地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育力度,建立健全高成长性科技中小微企业挖掘、培养、扶持机制,有效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行动,强化政策引导、遴选培育和跟踪服务,推动更多企业对照高企标准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实施规上企业“规转高”行动,引导规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造知识产权、加速成果转化,加快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集成科技、人才、金融、财税等方面政策服务,培育壮大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催生更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

  2、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招引

  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围绕我市先进制造业,绘制“一链一策”产业创新图谱,深入开展科技招商、招才引智,引进一批技术先进、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集聚一批掌握“黑科技”、“硬科技”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业企业。做大科技产业规模,加大对 5G 关联项目、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数字经济项目和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项目以及航空制造产业项目的招引力度,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招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创新龙头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3、加强创新联合体建设

  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鼓励龙头企业担当出题者和主导者,有效整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的创新资源,明确性能指标、技术方向、人员支撑,协调各创新主体信息共享、高效协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消除创新要素在创新链上跨部门、跨领域流动的体制障碍,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鼓励科研机构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实施创新平台强基跃升行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