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强化“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统领作用,为制定服务业细分行业专项规划、区域服务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细化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传导落实,切实保障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执行到位。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价机制,正确处理规划的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关系、规划的严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加强过程性管理,适时开展规划内容优化调整工作。
二、加强体制机制保障
加强现代服务业的统计监测。根据省、苏州市要求完善服务业统计方法和制度,建立健全行业统计体系,加强服务业基层统计力量,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的动态监测、预警、形势分析等工作,力求全面、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
健全现代服务业考核评价体系。将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相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责分工,制定目标任务、实施细则,落实责任分工,实行分类考核,定期督查,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
提升政务服务管理水平。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环境,破除服务业领域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公平发展。全面深化政务服务“太e办”改革,做优“太舒心”服务品牌,塑造“5E”[ “5E”,即easy办事最便捷、efficient服务最高效、equal市场最公平、electronic治理最电子化、energetic投资最具活力。]国际版营商服务品牌,营造在太仓办事最容易的营商环境氛围,努力让企业在太仓投资创业最舒心。推行全链集成式审批服务,“1120”改革从“快办”向“好办”升级。拓展“标准地+双信地配置模式”服务范围。发挥企业服务总入口作用,精准投送政策。健全完善商事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加强要素资源保障
完善财政扶持方式。探索设立太仓市服务业专项引导基金,加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对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探索财政补贴和市场化投资相结合的扶持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服务业重点领域。综合运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和政策奖励等多种方式,加大重点片区及专业集聚区的服务设施投入,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健全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开发满足服务业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拓宽服务业企业发展融资渠道,鼓励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积极利用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股权质押、商业保理等市场化方式融资。鼓励各类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面向服务业企业开展业务,引导投融资机构扩大对中小服务业企业的业务规模。
创新土地供应方式。优化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在国有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充分考虑服务业用地需求,优先支持鼓励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对重点支持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用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开发建设强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深入实施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强力推进“三优三保”、拆迁“清零”行动,实施城乡规划和旧城改造中收购储备的存量土地,优先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
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推进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开展德系职业比照认定职称工作。加快引进外国高端专家,打造科技领军人才集群,设立“高端人才奖励专项”等奖励。鼓励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根据服务业发展需求,完善专业学科设置,积极培育紧缺人才。加强服务业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柔性流动,消除区域、行业等因素限制。加大人才安居住房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入户、工作、住房、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创造宜居宜业、安全舒适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