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休宁县“十四五”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 园区转型升级工程

  (一)高品质建设园区平台

  围绕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优化园区发展格局,布局智能制造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茶产业园,加快形成“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打造工业发展主战场,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围绕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动园区内配套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聚力打造绿色食品创新中心,鼓励引导企业搬迁入园,加快新安源、徽三农等园区外食品企业退城入园、退郊入园进程,加快生产方式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积极引进绿色食品加工、销售、营销、物流优质企业,全面塑造“休宁绿色食品”品牌。打造特色茶产业园区,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大对小微型茶企业帮扶力度,引进成熟茶叶出口商和茶叶包装企业、检测中心、货运代理商,做强商山镇茶叶出口配套企业,不断做大休宁茶叶出口规模。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打造特色产业科创“高地”,优化园区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推进园区多元化和全产业链发展。

  (二)加快园区建设

  优化园区路网、雨污水管网规划,加快水、电、气建设,积极推广集中供热,拓宽开发区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支持开发区在优化管委会内设机构设置、市场化选人用人、健全绩效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深化便捷式审批服务,全面推广“标准地”模式,推动企业“拿地即开工”,加强个性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加大对园区内项目建设情况的跟踪调度力度,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调度会制度,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奋力打造全市“融杭接沪”主平台。

  第四节 品牌质量提升工程

  开展工业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以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产业为主要领域,促进企业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品质、争创优秀品牌,积极引导企业执行标准化生产,推动开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加快培育一批区域知名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知名品牌,为树立休宁制造、休宁智造和休宁品牌形象注入内生动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以“松萝”“新安源”两大品牌为抓手,培育茶叶知名品牌,加快推进茶叶、茶干、泉水鱼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加速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从注重规模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品牌提升转变,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大力支持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认证或食品农产品认证,支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聚焦规划引领、宣传推广、品牌营销、要素配套、服务提升五大重点,倾力打造休宁文旅核心支撑品牌,坚持文旅品牌营销,以“融杭接沪”为重点,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旅游营销合作,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立足本地文旅资源优势,以休宁县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齐云小镇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主抓手,大力推广休宁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第五节 人才培育提质工程

  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党建+人才”工作。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各个方面进一步创新人才政策支持,推进省市“特支计划”、“115”产业创新团队、前沿技术创新团队等人才重点工程培育、申报工作,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以旅外高层次人才招引为重点,柔性引进一批“星期天工程师”“银发专家”等候鸟式人才,加快引进一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持续壮大后备人才队伍,强化休宁籍高校毕业生招引,大力推进本地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园、孵化器建设。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围绕产业发展,以订单式、定向定岗等培养模式为重要方式,重点突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机制。强化人才公共服务,积极落实“黄山人才10条”、高层次人才储备金、“休宁人才15条”、“休宁英才计划”“新状元暖才行动”等重点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氛围,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第六节 数字科技赋能工程

  鼓励企业以休宁特色产业集群为切入点,聚焦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为特色产业提供共享公共技术平台和共有服务资源。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快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升级,深化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平台,推动工业信息服务“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拓市场”,打通产业链数据流,建设一批提供虚拟在线、敏捷高效、按需供给的新型研发服务机构。积极引进数据采集与应用服务、消费场景技术服务等相关企业,发展以新零售为核心的新型服务业产业链。依靠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与运营华东中心项目、黄山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休宁)等项目,积极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立若干典型应用场景,实现5G广泛应用、AI深度赋能、数据全面驱动。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集成智能装备和信息系统,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个性化定制,构建模块化生产线,灵活满足各类生产需求。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智能化改造、机器换人,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路化、集成化。推动集群企业向云端有序迁移、上云用云,引导数字化服务商面向集群企业推出云制造和云服务平台系统。推广“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技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在云端耦合。

  第七节 创新驱动发展工程

  聚焦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整合休宁现有各类创新资源,开展特色产业创新突破行动,引导和扶持创建国家星创天地、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推动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加快创建省众创空间,提升服务企业创新能力,建立企业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形式的技术创新载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创新投入和先进技术引进,围绕主导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推动建立“揭榜挂帅”、“赛马”等攻关机制,发挥“合肥工业大学(休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作用,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合作,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协同机制,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体系。持续实施重点领域补短板行动,培育引进一批智能制造与绿色食品产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攻克一批智能制造与绿色食品产业共性技术与软件,实现特色产业硬件更高端,软件更智能,集成更协同。加强与G60科创走廊合作协同,强化与合肥、杭州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的技术合作,瞄准主导产业链短板环节,推动与杭州临安区、青山湖工业园区协同建设工业发展平台,多点布局“科创飞地”,探索构建“杭沪孵化+休宁制造”合作模式。

  第六章 保障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统筹协调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县委县政府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统筹协调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提高各部门各乡镇对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把特色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健全县域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创新考核方式和手段,加强数据采集、跟踪监测、信息发布,科学评估发展成效,督促规划有效落实。

  第二节 注重政策扶持

  全面梳理特色产业领域相关政策,切实把国家、省市关于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制定出台一系列差异化、定向性产业扶持政策,形成政策配套扶持体系,县有关职能部门要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切实加强县域特色产业政策研究,深入一线指导服务,不断完善支持措施,集中发挥政策综合效力。

  第三节 强化要素支撑

  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实行开发区“标准地”制度,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深入推进“五未”土地处置。以单位工业增加值控制目标倒逼能耗资源配置,推动优化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扩大投入。强化人才保障支撑,大力培育技能、管理人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落实人才引进补贴、引才荐才奖励。鼓励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成果转化,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第四节 营造良好氛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4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