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依托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构建从医药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制剂的生产链条,发挥重点企业引领作用,加强绿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前端药物、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医药养”大健康产业等领域,立足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加快研制基于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原研药研发,超前谋划发展纳米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生物安全保障、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等生命科学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可穿戴远程诊疗、基因诊断、影像诊断、智慧识别等智慧医疗技术应用,发展远程健康管理、远程会诊和移动医疗等健康管理服务。
1.前端药物
推动前端化学药升级发展。围绕代谢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病毒感染等重大疾病,重点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的全球首创药。以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载体,依托珐博进医药、康蒂尼药业、北京协和药厂等龙头企业,重点突破新药设计与发现研究的前沿关键技术,基于新靶标、新作用机制开展相关创新品种研发,布局发展一批临床需求大、市场前景好的全球首创药。
2.高端制剂
推动高端制剂产业化发展。依托北京泰德制药、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领军企业,重点突破新型缓控试剂、纳米制剂、儿童用药制剂、吸入给药制剂及吸入装置开发、生物降解性高端辅料制备、高端制剂3D打印、抗体药物大规模制备等制约高端制剂产业化的共性关键技术,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顺应性。
3.高端医疗器械
推动医疗器械规模发展。重点突破医学影像设备、先进治疗设备、生物医用材料及植(介)入器械、体外诊断设备与试剂、中医诊疗康复设备等领域制约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支持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医用独立软件研发,加速中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辅助医疗检测设备生物3D打印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神经和心血管、骨科、口腔眼科植(介)入等高值医用耗材,小型家用、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
4.“医药养”大健康产业
推动“医药养”大健康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智慧医疗新产业,推动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布局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医疗”、智能健康及大数据监测管理、智慧医药物联网等新业态。大力发展满足膳食补充、体重管理、运动强化等需求的营养和保健食品,鼓励开展海洋生物来源药物、健康相关海洋功能新产品研制。支持本地医药健康类企业创新服务模式,适度延伸发展老龄健康服务、慢病疗养、母婴护理、医疗美容、健康旅游等医疗健康体验服务。依托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探索建立大健康产业园,着力建成中国北方的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努力构建“南有泰州、北有沧州”的新战略布局。
(三)积极推动“区块链”领域发展
推进区块链与人工智能、5G、轻量级芯片、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在智能制造、港航物流、金融保险、供应链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服务和模式创新。探索开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区块链在商业智能合约、产品监管追溯、信用体系建设、慈善公益、专利版权保护等功能服务平台的应用,充分发挥区块链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数字经济模式创新、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
1.推进“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区块链“新基建”,重点加强区块链软件和硬件的国产、自主、可控一体化应用研究。充分应用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确权、交易可信等方面的优势,探索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机制,建立数据要素定价、交易等配套规则,基于区块链打造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使能平台,服务政务、民生、商业等各个领域,建设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
2.推动“区块链”各产业应用
结合“数字沧州”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推动“区块链”在各产业应用落地。
推进区块链技术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供应链中的应用,打造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供应链平台,实现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数据的安全可信共享和高效业务协同,降低企业间信任成本,提高合作效能。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条上无损传递核心企业信用的优势,解决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构建安全、互信、高效协作的产业供应链生态体系。
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沧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制造企业“上链”,实现数据确权、数据共享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降低生产、运输、销售和管理等各环节之间的数据流通成本,提高业务协同效率。
能源产业:探索利用区块链构建沧州分布式能源管理与交易平台,实现光伏、储能、风电、微电网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能源定价与快速撮合交易,降低能源交易成本,提高分布式能源综合管理和利用效率。
港口物流业:实施“互联网+港口”计划。推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移动互联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的融合,推动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码头建设。打造智能生产运营系统。重点依托黄骅港区位优势,研发智慧港口管理平台,探索建设自动识别集装箱标识、港口岸线道路环境等感知监测系统,打造智慧港口。完善智能船舶、智能通航、货运代理、金融租赁、航运保险等智能服务功能,实现生产指挥“一张网”。建立港口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口岸、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供应链金融、信息等增值服务,促进现代港口商贸物流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