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5-2 中医药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工程项目
推动中医药文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推动金木二期五星级酒店项目及国际会议中心项目、河北中医学院安国校区项目、中铁建川集团有限公司安国市中国热海国际养生度假区、药苑小镇3A级景区建设工程、安国养生养老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
开展中医药文化产品拓展行动。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以增强体验性、休闲性产品为指导,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创商品、中医药康养体验、中医药文化研学等。
(三)香业文化产业集群
以河北古城香业集团为引领,以技术与销售为核心,以大健康养生服务为发展方向,全力打造集香品、香艺、香道等为一体的香文化载体,叫响“中国香都”文化品牌。一是推动制香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以“世界香业看中国,中国香业看古城”为发展目标,积极参与香业行业国家标准起草,推动成立省级熏香产业协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二是大力推动熏香文化产业与养生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大健康领域熏香产品,研发适应防疫常态化需求的防疫熏香,具有理疗、助眠等效果的保健养生香,推动熏香文化产品进入健康产业市场。三是积极推进香文化产业与社会消费领域广泛结合,对接大众化、分众化、专业化的市场需求,引导香文化与汽车产业融合、与工艺品配套融合、与“琴棋书画诗酒茶”雅文化融合,大力发展车载熏香、香文化配套工艺品定制等新型产品,不断延伸香文化产业链。到2025年,香文化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亿元。
专栏5-3 香业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工程项目
实施中国香城香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推动打造非遗手工制香区、香文化博物馆、综合管理研发中心、金花葵管理中心等。
开展香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依托河北省植物熏香产业技术研究院、熏香制品工业设计中心等香文化产业创新机构,积极研发熏香文化新产品。
培育壮大香业文化产业领军企业。协助河北古城香业集团对接金融资源,助力企业实现转板上市。
推动成立省级熏香产业协会。以河北古城香业集团为主,引导成立省级熏香产业协会,推进团体标准的制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四)古建园林文化产业集群
依托唐县古建园林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促进文化企业聚集发展,打造北方知名的古建园林文化产业基地,打响“古建之乡”文化品牌。一是做大做强古建园林产业规模,以唐县古建园林和文物修复产业为依托,充分挖掘古建园林文化内涵和区域优势,以特色小镇模式,加快河北省古建园林文化艺术博览园建设,推动园林古建加工企业在博览园聚集发展,配套环保设施,促进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二是提升文物修复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业务指导、技能培训、“点对点”“一企一策”等多种方式,提升相关企业参与文物修复行业的积极性,促进古建园林企业完善提升文物修复资质。三是加强古建园林建筑和文物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依托古建行业协会等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各种培训活动,为古建园林产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传承传统技艺,弘扬古建筑文化。到2025年,古建园林文化产业年产值力争达到10亿元。
专栏5-4 古建园林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工程项目
实施河北古建园林文化艺术博览园规划建设工程。重点推动古建艺术风景大道、香山古建艺术综合体、古建园林配件生产园区等项目建设。
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推动与区内知名院校合作,开设古建技术专业,传承技艺,让古建筑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五)定瓷文化产业集群
依托曲阳“定瓷烧制技艺”“定窑遗址”的独特文化优势,全力推进定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定瓷文化产业竞争力。一是做强定瓷文化产业链,推动曲阳定瓷文化产业园、灵山定瓷小镇等项目建设,形成集生产加工、创意研发、文旅产品开发、会展营销、观光旅游、人才培育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体系。二是推进定瓷文创跨界融合,引入清华美院、朗图等知名设计机构,植入前沿设计理念,对产品形象、定瓷文化形象进行创意设计,开发定瓷文化IP,培育特色定瓷文化产品系列。三是壮大定瓷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抓住个性化高端私人订制和大众化高性价比定瓷两大市场,积极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打造以“专、精、特、新”为特色的定瓷企业集群。四是规范定瓷产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定期开展定瓷文化交流、陶瓷制品展销等活动,推动定瓷产业“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从低端到高端”发展。到2025年,定瓷文化产业年产值力争达到5亿元。
专栏5-5 定瓷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工程项目
实施定瓷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定瓷遗址公园、灵山定瓷小镇、定瓷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实施定瓷文化产品研发创新工程。在继承艺术瓷、仿古瓷传统基础上,学习日用瓷聚集区先进经验,着力转型升级,引进大型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突破批量生产瓶颈,打造中国北方日用瓷生产区。
实施定瓷文化品牌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信用良好、潜力巨大的规模定瓷企业,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六)易水砚文化产业集群
以易水砚文化产业升级为目标,推动易水砚重点项目建设,拓展易水砚文化产品,壮大龙头企业,提升易水砚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中国易砚之乡”文化品牌。一是推动易水砚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动中华砚文化博览城、易水砚文化小镇、易水砚文化产业街、易水名苑、河北易砚及文化艺术品创作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以重大项目促进产业跨越发展。二是拓宽易水砚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推动易水砚文化产业向“文房四宝”、书法教育、书院文化、艺术雕刻、专业收藏等行业拓展,实践“线下品牌专卖+线上网络营销”新型营销模式,推进产品研发向文旅方向延伸,设计制作更多游客喜爱、具有深刻文化内涵旅游商品。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对易砚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投入,探索建立“企业+大师+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到2025年,易砚文化产业年产值力争达到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