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天津市)天津市宁河区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在极度干旱情况下,视境内缺水情况和其他河系可调水量,向市水务局提出申请统筹调配,并申请启用农村生产地下水备用井,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状况,保障粮食和菜篮子安全。

  4 河湖水系连通

  宁河区现状水资源短缺,非汛期上游下泄水量少,农业、生态水量不足,卫星引河、西关引河、淮沽、齐家沽等局部水系连通不畅,水资源调配能力尚待提高。根据河流、水源等分布特征,以现有水系体系为基础,通过实施一、二级河道和农村深渠清淤、新建或改扩建连通闸站等工程措施以及科学合理的调度,形成以七里海湿地为核心,实现北京排水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蓟运河及还乡新河之间的水系连通,构建局部水循环,打造“三区、两环、一心”的水系连通格局。加强“水美乡村”建设,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规划,多部门联合发力,有效衔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旅游、防污控污,营造沿河村庄优美的人居环境。综合改善区内的水环境面貌,让水“清起来、动起来、美起来”,实现清水畅流、河湖健康的生态水务。

  4.1 宁河七里海“两山”理论示范项目水系工程

  小七里海位于宁河区西南部,选址于七里海湿地保护区以外,未来科技城共享廊道北侧端点位置,涉及造甲城镇、北淮淀镇两个镇,项目总占地5.15km2。“十四五”期间,为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充分用好七里海所具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优势,通过构建小七里海“双水源保障,双循环水系”的总体布局,其中“双水源”为一级河道、再生水双水源保障体系,主要通过从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等一级河道的泵站取水或利用东郊/张贵庄/滨海高新区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为小七里海水系提供双水源保障;“外循环”为七里海大道东侧渠、永定新河右支水系、中央绿廊水系、项目区水系连成外循环;“内循环”为疏通扩挖渠道,打通项目区内部水系卡点,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促进区域生态优势发展,助力宁河区“大水大绿大美”生态目标的实现。

  主要建设项目包括河道连通及治理、建筑物、生态修复与水质提升工程共3大类,具体内容为开挖土方116万m3,开挖渠道7.17km,清淤渠道17.6km,打通局部卡口;按原规模更新改造泵站共2座,分别为四台泵站(4.8m3/s)、永力泵站(4.0m3/s),新建提升泵站2座(1.0m3/s),新建水闸10座;蓄水湖岸线生态护岸7.42km;主要干渠岸线修复9.9km;新建净水站1座,配套建设连通管,设置生态浮岛9处,曝气富氧装置5处等。

  4.2 宁河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及开发利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水网建设、乡村振兴、能源安全战略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十六字”治水方针,围绕实施水系连通、乡村振兴、新能源建设,突出系统治理,统筹水利、农业、能源等措施,立足宁河区,多领域谋划,打造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

  通过科学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工程优化、保障有力的河渠体系,提升蓄水能力,加快重点河渠治理,加强水系水循环,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提高排涝能力、水资源的调配能力。盘活水系周边优势资源,打破传统思维,以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为路径,积极拓展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视野,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展现“增蓄、河畅、水清、乡美、民富”的人水和谐景象,助力乡村振兴。

  本项目涉水工程主要包括:水系连通工程、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水美乡村工程,具体如下:

  4.2.1 水系连通——西关引河、卫星引河、曾口河、还乡河故道、小新河故道、小新河、埋珠圈、牛口圈、大杨圈、津唐运河和青龙湾故道等11条二级河道、49条深渠、143座坑塘、47座泵站工程。

  4.2.2 水生态治理——二级河渠、深渠村庄段54个点位。

  4.2.3 水美乡村——54个沿河辐射村落。

  通过以上综合治理措施,形成“引得来、蓄得住、用的上、排得出”的水系格局,实现“三区、两环、一心”的水系连通目标,达到全区水系大贯通,工程实施后新增宁河区境内蓄水能力1亿m3以上,可充分利用汛末雨、洪水资源提升枯水期向农业、生态环境补水的能力。各相关工程治理内容详见表4-4和图4-3。

  本项目共分三阶段进行实施,“十四五”期间规划先期开展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河渠工程:西关引河、卫星引河、津唐运河、青龙湾故道、埋珠圈和曾口河等11条二级河道综合治理;

  泵站工程:新建区级泵站2座,迁址重建1座,更新改造泵站3座;

  坑塘工程:清淤整治坑塘70个;

  闸涵工程(坑塘):新建坑塘蓄排控制工程70座,实施杨虎子河堤坝改造工程并修缮闸桥1座;

  水美乡村工程:丰台镇。

  4.3 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工程

  结合宁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通过对我区境内的闸涵、扬水站进行排查,现状共有93座扬水站和涵闸均存在机电设施破损、岸墙塌陷、设施老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农田灌排和水系连通的功能。规划“十四五”期,对以上93座存在问题的扬水站和涵闸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恢复原水利设施的正常功能。具体治理内容详见表4-5。

  (三)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保障防洪安全

  “十四五”时期,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配合市局完成蓟运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等一级行洪河道的综合治理工程,着力补齐防洪短板,全面提高水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努力把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大力保障宁河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