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五、加强民生服务保障,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高标准落实“七有”“五性”要求,不断加强民生服务保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优质公共服务进一步均衡。新改(扩)建86所幼儿园、23所中小学,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实现100%,北京中学东坝南校区、朝阳医院常营院区等一批优质资源落地农村,乡养老照料中心和农村地区电子阅览室实现全覆盖。实现道路通车103.53公里,打通断堵头路10条,农村地区路网密度达到1.8km/km²,群众出行环境有效改善。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发挥12345热线指挥棒作用,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强化基层治理创新,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两件“关键小事”,厨余垃圾分出率和物业“三率”稳步提升。新建社区61个,农村社区总数达249个,建成35个绿色智慧平安社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文化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乡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部挂牌运行,高标准建设11个文化广场、13个乡情村史陈列室,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十三五”时期是朝阳区农村城市化起步以来极其特殊的五年。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艰巨繁重工作任务,农村地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经受住“舍”“得”考验,不断深化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认识,通过大体量非首都功能疏解不断引导和倒逼农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一手抓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一手抓整治整改消除发展顽瘴痼疾,由19个乡整体推进到一批试点6个乡和孙河乡率先突破,城市化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基本形成城市化梯次推进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提升发展,为“十四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朝阳接续推进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取得更大突破和关键进展的重要时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紧扣“三化”主攻方向,建设“四区”,实施“双五”工程的整体部署下,农村地区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城市化发展动力转换、治理能力提升等艰巨任务和破解处理城市化进程中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的现实要求。未来五年,农村地区要充分认识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新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立足功能定位抓机遇、谋发展、求突破,促进城乡一体协同发展,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做更大贡献。

  一、面临挑战

  对标高质量,不平衡不充分仍是主要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滞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划道路实现率偏低,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不足,难以支撑高端产业发展需求,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差距。南部、东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相对其他区域仍然较为滞后。

  对标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亟需提升。一方面,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乡级行政执行、为民服务、议事协商、应急管理和平安建设等方面能力有待加强,有些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难以转换成治理效能,治理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尚未形成;另一方面,农村区域面积较大,管理基础薄弱,城乡居民多元化、社会层级复杂化和利益诉求多样性,对新时期基层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对标竞争力,城市化发展理念和模式还需调整。农村地区作为朝阳发展的战略腹地和后发优势所在,基于农村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的核心竞争力尚未集中显现。更加注重“硬件”建设,对农民市民化和促进区域人的全面发展谋划不够,举措不多。一些区域发展定位还不清晰,发展方向还不明确。产业层级较为传统,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对全区经济贡献度有待提升。相关政策深度调整使得城市化融资渠道持续收窄,推进速度放缓,部分村庄无明晰城市化实施路径,较长一段时期仍将以村庄形态存在,需要加强治理,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力、新路径。

  二、发展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在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乡村振兴促进法》制定出台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北京市提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2021年朝阳区与农业农村部建立“部区合作”机制,推进农业“三区”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施和相关政策落地,朝阳区必将在农业农村发展中迎来更大机遇。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朝阳农村是实施“大尺度绿化”的主阵地,通过疏解腾退、绿化美化,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土地用途管制更加严格、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态势开始好转,人民对生活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绿色发展,提升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区建设“绿色宜居标杆区”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力推动农村转型发展。朝阳区是北京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建设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与高端要素集聚,极大推动金盏及周边地区功能优化与产业升级。南部崛起、东部跨越战略实施将带动南部、东部地区城市化加速推进、发展能级全面跃升,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第四使馆区建设、温榆河公园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也将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为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