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健全儿童伤害防控体系。推动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机制。健全针对儿童暴力的分类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建立和完善工作成效监测和评估体系。制定儿童伤害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溺水、跌伤、交通伤害烧烫伤、中毒等主要伤害事故发生,为受害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减少儿童因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
2.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儿童监护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安全家庭、安全社区、安全学校、安全幼儿园”工作模式。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等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将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和保育教学管理全过程,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3.加强对儿童专用消费品的安全监管。加强质量监管,将儿童药品、玩具、服装等专用消费品纳入质量监督专项抽查范围,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监测,严格控制婴幼儿配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监测。
4.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中优先保护儿童。建立对突发事件儿童需求评估体系,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优先救护儿童。在灾后恢复与重建阶段,针对儿童特点采取优先救助和康复措施,将灾害对儿童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学校、幼儿园和社区等定时开展针对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活动,提高教职工、儿童及其监护人识别灾害风险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5.加强校园及周边平安建设。注重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加强对学生欺凌和暴力苗头问题的排查,发现异常苗头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干预化解。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出入口两侧50米范围内不得施划道路停车泊位措施。优化学校周边交通组织。进一步完善高峰期校园及周边巡逻工作模式,强化打击震慑。推进校园周边及社会重点区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全覆盖,实现对儿童违法犯罪活动的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及动态管控。
6.加强对儿童的网络保护。加强网络监管和治理,坚持重点管理和全面覆盖相结合,密切关注网上由虐待儿童伤害引发的行动性、煽动性、攻击性信息,坚决处置网上侵害儿童权益的杂音噪音。持续推进“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指导属地网站大力清理淫秽色情、血腥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信息,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加大对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以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加大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网吧、游艺厅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7.引导儿童正确上网。保障儿童使用网络的权利和安全,将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提升儿童及其监护人媒介素养,强化父母网络保护的监护责任。加强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使用网络的分类教育指导,培养儿童形成正确使用网络技术的态度与习惯。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用网观念,增强信息识别和网上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沉迷网络。
(三)儿童与教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儿童成长成才
主要目标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2.巩固、扩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范围,全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
3.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均衡,区域、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差距显著缩小,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
4.深化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教育生态全面形成。
5.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为有特殊需求的少年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
6.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增强儿童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7.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育人成效。
策略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领儿童坚定理想信念,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智育水平,培养认知能力,刻苦学习知识,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坚持健康第一,深化体教融合,帮助学生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改进美学教育,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关系,培养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2.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多措并举,在学位紧缺区域继续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增加普惠性学前学位供给。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全面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指导与管理,提升保教水平;构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评估机制,逐步实现对各类园所的科学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充分尊重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严格杜绝“小学化”倾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成一支师德为先、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干部教师队伍。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以深化学区制改革为抓手,保持“教育高原”的群体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需求。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机制,确保优质资源全覆盖,形成可持续、享优质、保公平的义务教育入学新格局。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学校内部治理优化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工作,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机制,推动中小学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