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每年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排查更新工作,监督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义务,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鼓励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实施提标改造。定期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周边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督促企业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污染隐患排查治理,每年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义务档案。防控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
2.切实加强农用地生态环境保护。
保障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展全市黑土地保护行动,争取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承包者与经营者实施、公众参与的多元化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探索建立黑土地保护考核机制,压实市县乡村黑土地保护责任。落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实行黑土耕地动态监管、日常巡查。坚持依法保护黑土耕地,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违法占用黑土耕地、破坏黑土耕地质量、擅自砍伐、损毁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盗采黑土等行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巩固提升农用地分类管理。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严格保护优先保护类耕地,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各县(市)区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或者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地区,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着力推进安全利用类耕地的管控修复,承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的县(市)区要制定“十四五”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推广应用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等技术,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和评价。
3.持续推进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严格建设地块准入管理。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依法要求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在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严格监管,不得违规办理土地供应等手续,合理确定土地开发和使用时序,涉及成片污染地块分期分批开发的,以及污染地块周边土地开发的,要优化开发时序,防止污染土壤及其后续风险管控和修复影响周边拟入住敏感人群。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应及时共享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有关信息。
有序实施土壤治理与修复。推广绿色修复理念,强化修复过程二次污染防控。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依法开展风险管控与修复。对暂不开发的污染地块,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防止污染扩散。探索实施污染土壤规模化、集约化修复。健全实施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地块的后期管理机制。
4.加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建立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针对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因地制宜制定地下水环境质量达标方案。把握我市被批准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的重要机遇,以保障地下水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分和保护、农业面源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探索创新等试验区建设任务,确保完成我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
加强污染源头预防与风险管控。配合省级部门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逐步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实现“双源”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规范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推进县级及以上城市浅层地下水型饮用水重要水源补给区划定,加强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管理。防范傍河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
专栏3-5 土壤环境监管及污染治理重点工程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性监测。对我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开展土壤及地下水监督性监测。
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项目。计划通过实施七个方向的地下污染防治项目,实现到2024年底,我市地下水污染源环境状况全部查清,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管理模式初步建成,地下水监管能力大幅提升,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总体目标,项目总投资预计3亿元。
(六)加快农村环境治理,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1.深化农业污染防治。
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探索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品种,鼓励以循环利用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农田退水。
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方法,做到有机、无机与生物肥相结合,应用配方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推进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换药械、降药量、减药害。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本实现全覆盖,力争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减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