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化医药高新区劲峰医药综合体项目:租赁科创园厂房9044㎡,按照GSP标准建设现代化智能医药仓储、分拣中心,实现药品扫码出入库房、全程可追溯、数据实时统计,设计仓储能力能够支撑通化、白山、梅河口、辽源等区域150家零售门店。
2.鸿盛广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8810㎡,其中地上32310㎡,主要建设住宅、公寓、商业等。
3.桃花潭汤泉酒店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70亩。其中一期占地20亩,建筑面积9400㎡,地上3层、地下1层,内含餐饮、住宿、温泉洗浴、水上儿童乐园等温泉旅游娱乐设施;二期占地50亩,建筑面积5万㎡,建设开发商住温泉小区15栋。
4.辉南县爱琴海城市广场项目: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6万㎡,业态涵盖餐饮美食、大型超市、电影院线、儿童乐园、服装百货等。
5.辉南县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54万㎡,建筑面积5.5万㎡,主体地上5层、地下1层,对原县城市场大厦进行综合改造并完善周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二)现代金融产业。
突出创新金融服务,依托深交所在我市建设的东北地区首个实践基地,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制定引进政策、优化服务环境、培育金融业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满足振兴发展资金需求,提高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打造百亿级产业板块。到2025年,全市上市挂牌企业达到50户,力争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双翻番,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9%;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00亿元、年均增长7.6%;各项贷款余额1100亿元、年均增长8%。
1.发展完善金融业态。聚焦服务中小企业,以信贷融资机制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难题;更好发挥信用担保、应急周转、产业引导三支基金,建立基金小镇、金融信用信息共享中心,搭建“险资入通”平台;制定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担及奖励政策,以信用担保体系与科技保险改善科技金融环境;积极推进深交所通化实践基地建设,推动科技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广应收账款质押平台、商标权质押贷款、“银税互动”等融资平台,形成“创投先行、信贷跟进、担保支持、上市助推、多种金融工具并举”的现代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型三农、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做好“税式支出”“双创贴息贷款”、银担合作等线下传统融资业务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推广小额易贷、小微惠农贷、阳光e微贷、“空中贷款”等线上信贷产品业务,不断丰富普惠三农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普惠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和首贷率。
2.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拓宽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融资规模,显著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覆盖率和获得率,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围绕东北东部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壮大应急周转基金规模至1亿元,转续贷总额达到350亿元;信保基金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取得政策性担保机构牌照,在保余额达到5亿元。设立2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推进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改革及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谋划争取省级绿色金融试验区试点。深化与台州的金融对口合作,依托《通化市与台州市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复制推广台州小微金改经验,努力打造台州小微金改经验在东北地区首个复制推广的地级城市。引导银行提升“出口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场景服务主体数量,扩大贸易融资规模。鼓励金融机构依托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布局金融链,依托企业经营信息加大信用融资规模。鼓励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征信机构等加强合作,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企业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务。
3.有效助力地方经济。利用深交所服务基地和区域股权市场,推动路演、投融资服务对接市场化、常态化和精准化。依托吉林股交所通化分公司和双基(香港)证券公司,适时邀请上市公司、中介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赴通化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挂牌,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打造直接融资服务平台,做大区域性交易市场,增强企业直接融资能力。积极推动现有金融机构同城网点的整合重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服务重心,依托社区、商圈、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社区支行、小微专营支行和科技支行等各类特色支行;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制定小微企业专项信贷计划,改进对小微企业的信贷管理及审批机制,提供专营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以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抓手,打破各行业部门“信息孤岛”,从深层次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企业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进一步提升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投放效率和投放规模。持续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金融安全保障机制,不断优化法制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良性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布局,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覆盖率,打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乡村振兴“零距离”;积极改善支付服务环境,实施农村支付户户通工程,推动机构网、人员网和电子网“三网”普惠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强金融综合统计监测工作,完成通化市经济金融综合统计监测系统建设。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迈入纵深,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信用、支付、保险、担保、村级服务体系,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加快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普惠性、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4.加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数字金融发展平台,支持通化区块链农村金融数字产权交易中心、通化市区域性结算中心等平台建设,打造金融大数据、区块链、金融服务为一体的金融云平台。大力推进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养老等领域数字金融普及应用。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金融大数据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债券品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