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5日在红塔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红塔区人民政府区长 马云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领政府各项工作,树牢了遵循和执行“两个意识”,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我们抓住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和园区管理体制“两个机遇”,提升了盘活经营资产资源和学政策争项目争资金的“两个能力”,实现了投资结构更优和发展支撑更足的“两个转变”,锻造了一支风清气正,团结奋斗,一心一意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用实际行动深化了“红塔之变”,助推了“玉溪之变”。
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区上下团结奋斗,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精准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深入贯彻“新十条”防疫政策,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红塔防线”;我们狠抓产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两项投资超过房地产投资,占比达52.7%,奠定了转型发展的“红塔基础”;我们转作风、提效能,丰元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23天,到开工建设仅70天,跑出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红塔速度”;我们全面推行“代办、联办、容缺办”,项目审批时限压缩40%,减轻企业成本10%,提供了最优质的“红塔服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47亿元,增长3.6%;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140.8亿元,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22亿元,下降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4.49亿元,增长14.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7%和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13亿元,下降20.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2%。交出了本届政府开局之年的合格答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7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基础、促转型,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工业倍增成效明显。太标高端铸造3D打印、年产11万吨精密数控机床铸件项目、11万吨高端数控机床铸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和辉煌汽车年产3000台专用生产线、锦福智能装备等项目顺利竣工投产。赛灵中成药及促骨形成生产线完成升级改造,玉昆钢铁集团进入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位列全省非公企业第一。重点产业链专班“纵队作战”“链式发展”首战告捷,成功签约并开工2个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跑步进入新能源产业“新赛道”,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工业基础更加牢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非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农业产业质效齐增。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75万吨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4.31万亩,流转土地9.72万亩,土地盘活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建成547座电能烤房,完成烤烟收购530万公斤,烟叶烘烤能力、质量大幅提升。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开工建设,“一县一业”花卉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新增农业市场主体1037户,净增数全市第1。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4户,“三品一标”认证企业26户,产品94个。一产增加值完成24.74亿元,同比增长4.8%。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万达广场、铂尔曼酒店、幸福小镇、玉见省运·商旅街区等顺利开业。映月潭圆梦营、汇龙生态园欢乐大世界、玩酷公园投入运营。亚朵、温德姆等品牌酒店落地红塔。全年接待游客13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1亿元,增长96%。积极稳增长、促消费,投入有奖发票资金400万元,发放红塔消费券150万元,有效刺激消费市场,带动消费1200万元以上。小马国炬智慧供应链产业园(二期)、玉溪粮油(冷链)应急保障配送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三产增加值完成398.06亿元,同比增长1.3%。
(二)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基础更为稳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全力开展“抓项目、扩投资、强争取、保要素”集中攻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紧盯政策导向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围绕政策支持重点和领域,抓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契机,投资65亿元的丰元(云南)20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项目,投资45亿元的恩捷年产16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投资12.8亿元的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数控机床产业园区、安佑饲料、滇雪15万吨食用油精深加工等一批项目正有序推进。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成立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全过程做好帮办服务,成功落地新项目5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到位市外国内资金201.18亿元,到位外资250万美元,居全市第一。抢抓发展机遇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全年向上争取资金25.3亿元,同比增长70%;争取专项债14.75亿元,同比增长52%;争取融资21.48亿元,同比增长405%。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各类资金统筹力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5亿元,居全市第一。破解土地瓶颈保障项目落地。强化空间管控和规划引导,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新开工土地整治项目11个,新增耕地2250亩、水田3420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860亩、闲置土地3000亩,土地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三)建机制、补短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和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承接市级移交城市管理项目133个,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实施疏堵保畅工程,完成红塔大道东段、西河路延长线、冯井中心路东段、东风路改扩建,环山路、红九路、康玉路等改扩建加快推进,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开。完成朱槿片区、红塔片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群众2.2万余人。完成“一轴两线一核心”提质扩容建设,完成东风路、红龙路等城市主干道道路风貌提升改造,城市“颜值”更加靓丽。玉洛路升级改造竣工通车,北前路、洛上路等28条农村公路改扩建快速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农村公厕21座、户厕500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0%以上,拆除“两违”及老旧建筑物92.38万平方米,“老旧破损”基本消除,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