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人均GDP保持全市领先水平,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2.3︰1,综合实力进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前列。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聚焦提质跃升,全力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工业是涪陵的脊梁。必须夯基础、挺脊梁,奋力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提升,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五项倍增”,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力争上市企业、百亿级企业均达到10户,规上企业达到500户,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共建万亿级先进制造业走廊。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行动,巩固提升六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10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供应链上下游高效对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行动,加快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前瞻谋划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智慧平台功能提升、智能场景应用示范,以高新区为载体,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力争数字经济规模达到800亿元;实施“扩面提质”行动,拓展高新区、临港经济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发展空间,积极导入高新产业,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增强园区集聚发展能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
构建大服务业格局。着力构建“一核四园”大物流格局,依托龙头港“铁公水”多式联运优势,高水平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水运开放口岸、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加快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着力构建“2+2+10”大商贸格局,升级两大百亿级商圈,发展两大专业市场群,打造十大特色街区,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构建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格局,以白鹤梁、816工程、武陵山大裂谷为龙头,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打造成渝“后花园”;支持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健康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加快构建“12345”现代农业新体系。做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国一流示范园;做大榨菜、中药材两大基地,建成“中国榨菜城”、全国道地中药材之乡;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三个中心;做优水果、畜牧、蔬菜、蚕桑四大特色产业;打造李渡、荔枝、清溪、百胜、龙潭等五个市级中小企业集聚区。
(二)聚焦创新驱动,着力抢占科创引领新赛道。创新是涪陵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必须强平台、提能力、优生态,奋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提升,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升级建设高新区,大力发展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打造绿色智慧科创新载体。提质建设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做强新材料产业链,建设国际“尼龙城”,创建国家火炬聚氨酯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集聚高端研发机构、高端科创企业、高端创新人才,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加快建设页岩气、智能建造等8个产业科创基地,支持企业聚焦国际领先、行业引领、科技前沿,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知名高校院所建立研发机构,力争国家级、市级研发机构达到150个。
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2.7%;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引导企业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推动高端合成材料、生物技术等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户,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户,力争科创板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
加快创新生态建设。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型企业成长通道,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做靓“智汇涪州”双创品牌。强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信贷等科技金融支撑,推动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开展知识产权“铁拳”行动,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健全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深入推进“百千万”人才计划,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聚焦能级提升,倾力建设生态宜居新涪陵。城市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现实载体。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奋力推动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加快建设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
举全区之力建设高新区。聚焦科技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全力推进城市过江西进发展,突出高新区城市建设主战场地位,加快由产业园区向现代城市转变。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力培育科创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站前经济,积极布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高品质商圈,丰富高端消费业态,加快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打造澎湃梦想的创新之城;推进城景融合发展,精心布局生态公园、休闲公园、社区公园,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构建黄草山、慧谷湖、涞滩河生态廊道,打造绿意盎然的“百园之城”;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大力引进高端教育医疗资源,积极承接老城区功能和人口转移,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