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2日)

  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全面落实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务实推动西咸一体化项目建设,努力让一体化改革发展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西咸新区要围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完善“管委会+五个新城”开发模式,规范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实施紧凑集聚集约开发,加快园区建设和产业培育,把新区建设、园区发展、招商引资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有效结合起来,增强区域统筹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向秦创原总窗口集聚,形成现实生产力和产业硬实力,在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缝合功能和纽带作用,打造西安都市圈核心功能区和重要增长极。

  (二)聚焦建好“双中心”,在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攻坚发力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构建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体系,推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在西安落地,探索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机制,支持西部科技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完善创新港生态,打造“双中心”示范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校企院企联合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达到75件以上。

  促进技术转化和应用牵引。发挥秦创原引领作用,深化“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创新模式。全面落实促进硬科技产业化政策措施,实施孵化平台培优提质行动,建成5个开放共享、功能完备的中试平台(基地),实施20项重大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加快技术产品“熟化”进程。加快建设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力争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00亿元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过1.6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推进科技产品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重点工程,加强“四基”技术和重要产品的技术攻关和工程化应用,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载体,支持“链主”和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产业创新联盟,在新技术赋能优势产业和产业颠覆性再造上取得新成效。西安要成为创新技术和产业应用最佳融合地,大企业要顶天立地、中小企业要铺天盖地。

  完善创新驱动生态。全面落实支持创业投资发展政策措施,做大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规模,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支持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争创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西部创投高地。优化完善多元化人才评价办法,支持“校招企用”等人才模式,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办好硬科技创新大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技术催生创新和产业应用牵引对接活动,引导和扶持各类企业应用创新成果,政府要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组织者和紧密合伙人。

  (三)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打造国家重要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上攻坚发力

  做大做强工业。全面落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等六大支柱产业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大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六大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5%以上。高新区、经开区、西咸新区、航天基地、阎良区(航空基地)、高陵区要强化工业主战场阵地作用,把先进制造业做强做大和招引重大制造业项目作为头等任务,探索建立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的周边统筹共享机制,不断增强先发区域“头雁效应”。

  强化园区承载。加快17个工业园区和44个产业片区规划建设和土地整备,切实增强产业承载力和集聚效应。建立产业园区和企业用地需求清单,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不低于1/3用于工业项目,制造业项目用地土地出让收入不纳入市级政策归集范围,建立园区土地整备、制造业培育和招商引资评估考核机制,加大园区建设和重大制造业项目支持力度,高度重视水、电、气等能源供给保障,降低生产成本,把西安打造成国际一流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和先进制造业最佳投资目的地。

  培育壮大企业。开展培强扶优行动,支持一批技术能力强、产业前景广的优秀企业加快做强做大,鼓励中小企业在地融链,动态发布重点产业链主导产品和优势技术清单,促进产业集群化。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出台“个转企”“小升规”专项扶持政策,区分不同发展阶段实施针对性精准化帮扶,做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服务,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强未来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实施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光子等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开辟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赛道,前瞻布局生物技术、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政府要在引导技术应用、企业成长、要素保障上发挥积极作用。全面落实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夯实云、网、数基础底座,建成一体化数字资源管理服务中枢平台,高水平办好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催生一批数字经济好项目、好企业、好产品。

  (四)聚焦深化改革开放,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攻坚发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好市以下机构改革和浐灞国际港合并组建方案,全面厘清行政区和开发区管理边界和权责清单,优化特色发展、协同发展机制。切实加强政府机构职能效能建设,调整完善街镇内设机构职能,增强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能力。深化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清晰、收入分配合理、支出责任明确的保障运行、促进发展的财政运行体制机制,实施全口径财政综合预算。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管执法能力建设,分级分类健全建设管理责任机制,认真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加强水电气暖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道路绿化保洁照明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一企一策推进市区两级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功能转变,提升市场化运营管理能力。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成“i西安”城市综合服务总门户,切实提高政府助企便民的服务效能,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感知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991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