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切实构建生态屏障。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加快“智慧秦岭”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完成桥山生态保护立法,修复治理露天矿山1000亩以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展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突出南山支流、北洛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平方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个、中小河流治理15公里。全面落实“林长制”,完成营造林35万亩,提升森林质量10万亩,确保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全部达标。

  持续加强环境保护。聚力“四尘”管控,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加快“五水”治理,夯实河(湖)长制责任,确保国考河流断面稳定达标。编制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推进“六废”清除,抓好尾矿库综合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潼关土壤防治先行区建设。狠抓中省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按期销号、清仓见底。我们将以最大努力、最高标准,保护好渭南的生态环境,让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与人民群众朝夕相伴!

  (七)坚持区域协同、提升城市能级,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加快西渭融合发展。深化城市融合,突出西渭东区在西安都市圈特色功能单元,完成起步区5平方公里规划编制,构建西渭相融互补、相互赋能的先行示范区。深化产业融合,筹划布局渭北工业新区,加快国际现代物流港、富阎融合双创园、莱德智造产业园建设,力争新舟700支线飞机等项目尽快落地。深化交通融合,加快推进西安地铁线延伸、西安都市圈环线北段等项目建设,让西渭协同发展之势奋力跃起。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聚焦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深化“三四五”行动,建立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启动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实施内涝治理系统工程等48个海绵项目,推进蒋家水厂、沋河城区段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城区自备井关停、老旧燃气管网更新。开展城市“双修”,片区化推进城市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30个。狠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富平县、蒲城县、大荔县市域副中心城市提质升级,韩城市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不断提升,年内创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1个,城镇化率达到53%。

  做强县域经济板块。对标落实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县域发展位次整体前移,确保县域经济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大力支持首位产业,坚持一县一策、错位发展,用好中省专项资金,加快形成临渭区、渭南高新区南区城市服务型,韩城市、富平县、蒲城县(渭南经开区)、大荔县工业主导型,合阳县、澄城县、白水县农业优先型,华阴市文旅赋能型,华州区、潼关县生态功能型“五大县域经济板块”。补齐基础短板,推进引汉济渭、桥(涧)峪水库引水入城二期、东涧峪水库建设,实施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应急储备库二期项目。加快北洛河水库、富永高速、108省道和208省道渭河特大桥前期工作。启动京昆高速合阳至蒲城段提升改造,确保蒲城至涝峪段顺利通车。

  (八)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聚集高质量发展势能

  增强创新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六大行动”为抓手,完善“一中心一平台一团队”服务体系,打造一批“三器”示范样板。突出秦创原农业创新谷建设,构建“一核+两翼+N产业链”格局。支持渭南高新区建设秦创原开放型区域创新示范区,推动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亿元以上。实施兴渭英才计划,“带土移植”引团队、引技术、引人才,新增省级研发中心2个。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融互促,创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激发改革新活力。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进“治企有方、兴企有为”三年强优计划,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800亿元。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强化资源统筹能力,明确主导产业定位,推动“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和“标准地”改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提升开放牵引力。强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作,推动设施联通、市场互通、产业融通,加快沿黄经济带一体化协同发展。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强产业、科技、文化、旅游、人才等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推动“一县一园”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与国际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打造国际友城产业转移示范高地。依托“渭西欧”班列,探索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增外贸企业30户、跨境电商2户,全年进出口总值增长10%。

  (九)坚持人民至上、增进百姓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实施创业服务提升行动,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放创业贷款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打造渭南技工品牌,推进职教“双高计划”,定向培养技术工匠,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输转技能型劳动力1.8万人。实施收入扩中提低行动,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支付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提升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让劳动者技有所长、业有所就、劳有所得!

  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三名+”建设,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供给,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教育强市校园建设三年任务。加快健康渭南建设,落实“乙类乙管”实施方案,加强重症资源建设储备,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发展中医药产业,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细化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政策。搭建市公共文化云平台,常态化开展“渭南有戏”文化惠民演出。做好省十八运筹备,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9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