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17日)

  持续推进工业扩能提质。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落实“一业一策”[25]“一企一策”[26]要求,着力在畜产品精深加工上做足文章,引进延链补链“头部企业”,指导传统畜产品加工企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大精细化分割加工、高端品牌产品研发力度,促进畜产品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抢抓甘南州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推动格萨尔黄金公司全面复工复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切实转变“资源掠夺式”、环境破坏型及粗放式发展的传统生产模式,改进黄金采选工艺,引进黄金精深加工企业,全力打造绿色矿山,最大限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增强文旅产业支柱作用。推进以文旅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转型发展,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新建1个旅游标杆村、9个旅游专业村,完善首曲驿站、河曲驿站、湿地驿站等景区景点接待服务功能。加快欧拉镇游客服务中心、阿万仓4A级大景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实施游客服务中心、格萨尔赛马场、天下黄河第一弯大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格萨尔民俗文化中心提升改造项目。创新宣传促销模式,精心筹办庆祝建州70周年系列活动、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等节会,力争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亿元以上。引进旅游地接公司、景区(景点)托管企业,推行景区景点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充分挖掘草原文化、游牧文化、民族文化,促进牧旅、文旅等多旅融合,全力打造黄河流域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区。探索推进市场化运作赛马等传统体育赛事,进一步扩大“中国赛马之乡”知名度,努力将格萨尔赛马节打造成全国民族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族体育盛会和民族文化品牌。

  挖掘服务消费拉动潜力。落实减费降税[27]、信用贷款等支持政策,做大做强批零住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医养结合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扶持餐饮企业发展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经营模式,加快“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制定出台促消费政策措施,发挥夜间经济[28]、节假日消费、旅游消费“引擎”作用,拉动消费回暖。发展信息咨询、数字经济[29]、共享经济[30]、区块链[31]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增强消费市场活跃度,促进服务供给多样性、个性化发展,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快园区支撑平台建设。加快生态产业园区和畜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推动玛曲生态经济产业园、欧拉镇乡村振兴产业园、河曲马场新型畜牧产业科技示范园、扎西滩现代牧业产业园4个产业园区向规范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产业园区,聚集资金、人才、物流等要素,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积极构建通道物流和冷链物流体系,争取实施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建设等项目,着力将玛曲打造成辐射甘青川三省的现代物流园、商贸服务中心。

  努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将新兴产业培育成玛曲新的经济增长极,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探索发展碳汇经济,积极培育光伏、抽水蓄能、有机肥加工等新兴产业,支持蒋朵等5家有机肥加工企业强化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实施曲源5万吨生物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推动有机肥生产企业扩能提级;加大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等指标、项目、政策、资金争取力度,推动200兆瓦光伏电站二期建设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尽最大努力完成措隆贡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产业发展是玛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文旅深度融合步伐,全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让绿色产业成为玛曲经济提质增效的助推器和增长极!

  四、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牧业牧村优先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过渡期政策不动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32]要求,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返贫致贫人口动态清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多渠道促进就业,保障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就业工厂”,完善联农强农带农机制,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促进脱贫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发展格局和特色资源,全力实施“产业强镇·产业富民”行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村集体经济,保持特色产业和“五小产业”[33]发展势头,不断壮大特色养殖业发展规模;拓展文化旅游标杆村、全域旅游专业村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果,市场化培育精品民宿、高端民宿和星级牧家乐,打造融合“乡景、乡味、乡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集群,全方位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盘活牧村集体土地、林地、草原等资源资产,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电子商务“县、乡、村”三级体系作用,引导电商平台服务“三农”,有效拉动牧村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

  全力推进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拓展延伸,持续推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接续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34],打造示范乡村,建成1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三大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争取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

  着力加强乡村治理。巩固提升驻村帮扶干部的“雁阵效应”,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乡村发展。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大牧村普法力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深化牧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教育引导群众革除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引导群众知恩感恩、互帮互助、敬老爱幼,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实现治理有效、和谐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1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