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大力推进公共节能工作,建设节约型机关。加快县城小区及公共场所充电桩建设,满足小微型电动汽车多样化充电需求。加快“气化乾县”工程建设,扩大居民生活用气覆盖面,年内县城气化率达到94%,乡村达到33%。
(七)坚持民生为先,强化社会保障,增进群众福祉
我们将继续坚持民生项目优先保障、民生工程优先建设、民生政策优先落实,努力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强化社会保障暖民心。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首要责任。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就业微信群的平台作用,及时向广大群众发布就业信息,促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通城区务工人员“点对点”接送班车,促进更多农民进城务工。积极搭建“双创”平台,大力孵化小微企业,推进就业培训中心暨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各项制度,把依法治理欠薪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投资2.54亿元,实施特困供养机构升级改造,建设乾县康养中心、中心敬老院康复中心,完成1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做好兜底保障、社会救助等工作。
发展社会事业聚民心。加快312国道改建步伐,争取明年建成通车。启动实施乾县西片集中供水工程,力争通过3年努力,让9.45万群众受益。协调省水务集团加快城区供水老旧管道改造,让羊毛湾水库引水流进千家万户。加快第三水厂供水工程建设,为工业区提供供水保障。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强力推动青龙小学迁建、泰山庙小学新建和新阳阳伯小学、周城初中、职教中心等7所学校改扩建及梁山三合、灵源时兴、姜村杨定等6所幼儿园建设项目,确保青龙小学秋季开学使用,努力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深入开展名校长、卓越教师培养活动,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县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推进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积极谋划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迁建暨乾县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项目建设,统筹建设大健康产业园,争取年内启动实施。积极开展县级医疗机构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毫不放松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快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筑牢全民抗疫的严密防线。加强传统文化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加大弦板腔、蛟龙转鼓等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引导文化工作者多出文化精品力作。全力做好市十三运会筹办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县文化体育中心建设,积极谋划争取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提升社会治理安民心。创新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全面启动“八五”普法,积极创建国家级“法治政府示范县”,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和禁毒工作,持续化解信访积案,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坚决扛起统筹发展和安全责任,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地质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检查,扎实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及农村家宴监管,全面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积极稳妥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等重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对新一届政府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用我们的“忠诚指数”赢得群众的“信任指数”。
(二)始终把依法行政放在心中。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用我们的“法治指数”赢得人民的“满意指数”。
(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想问题以民意为重,办事业以民生为本,下大气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政府工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持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本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用我们的“辛苦指数”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