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一年成绩收获满满,五年成就硕果累累。过去一年,全区上下负重前行、向难求成,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取得超出预期的成效。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雁塔砥砺前行、铸就辉煌的五年,全区上下抢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城区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了雁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这五年,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实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238个,完成投资840亿元,71家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入区发展。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16年的1.7倍,年均增长8.1%,总量在中西部市辖区中排名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排名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6年991.3亿元增长至2021年1139.2亿元,增幅达14.9%,总量稳居全市第一。连续12次排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之首,位居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12位,位列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榜单第3位。

  这五年,城市形象焕发新魅力。完成211个老旧小区改造,拆除青龙寺组团、杜城等14个村。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东姜、南姜等13个村顺利回迁,被评为全市城棚改提升工作遗留问题处置先进单位。提升改造49条背街小巷,打通17条断头路,落地102km架空线缆,整治拆除270万㎡违建。新建31条市政道路,通勤里数增加至247km。黑臭水体、大棚房整治任务全面完成,雁南公园建成开放,辖区新增绿地136万㎡,获评全市美丽城区。

  这五年,改革创新再攀新高度。优化政府职能体系,完成28个政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组建杜城、漳浒寨两个街办。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雁塔专场赛等活动,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63家增加至2021年的456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46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被评为全省创新型试点区县。文旅融合持续深化,被评为全国文化旅游优选城区、全国文旅融合典范。区政务服务中心投用,98%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这五年,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向民生领域投入155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增长13.4%。高质量助力周至、汉滨脱贫,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总量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9所,增加学位3.6万个,荣获陕西省教育强区。新增养老机构7家,增加床位1997张。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基层图书室、公共文化服务站(中心)实现全覆盖。成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3],荣获陕西省双拥模范区。坚决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荣获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区。

  这五年,政府建设得到新加强。强化法治建设,就97项重大事项征求法律顾问意见,主动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结1100件建议、提案,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被表彰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被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公开政务信息2.1万条,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320件,区政府网站位列全国区县级网站第17位。深入推进行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荣获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区。

  统计、审计、国防动员、机关事务等工作切实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有效发挥。五年来,我区先后入围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等多项榜单,荣获中国商业名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中央、省级、市级荣誉240余项。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波澜壮阔,五年成就振奋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雁塔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同时,国家和省、市战略叠加发力,带来新机遇、新希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雁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面临的挑战

  从世界看,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从我区看,正处于疫后经济恢复期、结构调整转换期、创新驱动攻坚期、基础提升巩固期,面临着发展的巨大压力,存在着诸多短板弱项:一是经济实力有差距。与东部发达城区相比,雁塔正处于由“大”到“强”、由速度到质量、由“中低端”到“中高端”的关键突破期,高质量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二是资源要素受限制。土地资源稀缺,提高亩均效益势在必行。碳达峰[4]、碳中和[5]“3060”目标[6]为能源消耗标定了上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任重道远。三是城市功能有短板。空间布局不够合理,交通秩序、停车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急需补齐短板、增强功能。四是公共服务不充分。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还有差距。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不高,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直面问题挑战,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二、面临的机遇

  近几年,国家及省市连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辖区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为我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战略叠加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西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更大力度统筹区域资源,为加快实现高质量领跑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科技创新的机遇。辖区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拥有34所大中专院校、55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67个重点实验室,为抢抓科技创新战略机遇、打造丝路科创强区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做强实体的机遇。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狠抓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为我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机遇。四是扩大内需的机遇。辖区人口众多、文旅资源丰厚、商业设施完善、业态布局多样,拥有全国知名商圈——小寨商圈,为我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17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