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22日在五原县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五原县人民政府县长王 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两件大事”、“六个工程”高效落实,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荣获国家、自治区荣誉54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3.4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2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781元和29206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融合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夯基蓄势。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28.51万亩,粮食作物实现稳产连丰。主动融入全域农高区建设,17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新改建设施农业860亩,云泰、宏腾等4个养殖园区建成运行,肉羊饲养量保持在500万只以上,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成完工。种植蜜瓜、柿子、鸡心果等特色果蔬30万亩,制定完成13类20个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技术规程,新增“两品一标一新”产品18个、“蒙字标”产品7个,“五原黄柿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阶段。新增土地规模化流转2万亩、社会化服务面积30万亩,成功入选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工业经济突破年”深入开展,向日葵科技园、黄柿子产业园、开创果蔬罐藏等16个项目建成运行,果蔬精深加工破题开局。盘活停工停产企业14家,有效利用土地775亩。向日葵、黄柿子、糯玉米系列产品更加丰富,“五大产业”全链条发展起势成局,成功承办第21届国际向日葵大会、内蒙古—山东果蔬产业对接大会。全区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建设完工,“五经普”取得阶段性成果,入选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城市。自驾游、露营游、研学游等业态多元发展,成功举办黄柿子、向日葵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五原印巷获评国家3A级景区,河套农博园文旅街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
一年来,我们坚持统筹推进,“六个工程”成果丰硕。上级多项政策支持加速落地,17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争取项目到位资金18.87亿元,被确定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县。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全面实施,1.1万亩黄河灌区生态综合治理全部完工,乡村振兴光伏帮扶项目全区首家全额并网发电。城乡一体推进“温暖工程”,1.7万户清洁能源改造、8个温暖工程项目全部投用,供热质量明显改善。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诚信建设统筹推进,2.2万户经营主体全部建立信用档案,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全面完善,诚信守信蔚然成风。科技“突围”多点开花,制定出台全国首份向日葵分子标记行业标准;建成蜜瓜、果蔬科技小院2个,试验看禾选种164个、耐盐品种80个,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建成运行。积极融入自贸区创建,电商直采、定制生产、跨境贸易等新业态带动效应明显,外贸创汇突破24亿元,同比增长14.6%,农产品出口额稳居全区前列。
一年来,我们坚持系统治理,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扎实推进,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建成庭院经济林示范组58个,获批全国“三北”地区种苗基地试点。“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工程建设完工。农业面源污染“四控两化”行动纵深推进,化肥、农药亩均用量分别下降9.86%、4.91%,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常态运营,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建成投用。“散乱污”企业、秸秆禁烧、扬尘污染常态化治理,全年空气优良率86.3%。19户企业完成绿色化改造,金麦提升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通过自治区初审。
一年来,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改革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29项重点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国家试点全面完成,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深入实施,12个“综合窗口”实现便民事项“一窗受理、一次办结”,14件高频事项纳入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12345”热线实现“一号响应、接诉即办”,便民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共体20家分院挂牌运营,县医院“三级”创建稳步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十大行动”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有序推进,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成效明显,新聘教师108名,高考本科升学率、一本上线率均居全市前列,高级职业中学获评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完成民生支出24.2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政府10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实施衔接资金项目69个,重点人群防返贫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全面落实。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通过自治区批复。房地产“三难”问题加快化解,4个问题楼盘加快建设,612套住房建成交付,1279套完成办证登记。智慧水务、城区自来水水质提升、体育生态公园改扩建等项目顺利完工。2个老旧小区、3个平房区完成改造,更新各类市政管网117公里,新增城区绿化1.8万平米。占道经营、建筑垃圾、飞线充电全面规范,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8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64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78公里农村道路、253公里农村自来水管网提标升级,119户农村危房、402户农村厕所完成改造,两个乡镇获评自治区森林乡镇、20个行政村获评全区绿化美化示范村。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扶贫济困、养老扶幼等政策有效落实。吉康医养院、荣誉军人休养院启动运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9人。兵役登记、民兵建设全市领先,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有效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加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命案、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社会治安、信访维稳、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民族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一年来,我们坚持政治引领,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一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力配合自治区党委巡视工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法治建设提升年”深入实施,守信践诺机制不断健全,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从严落实,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69件人大代表建议、85件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过“紧日子”,“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化解政府隐性债务2.79亿元。深化拓展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五大行动”,“三多三少三慢”等问题有效解决,政府系统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奋斗历程饱含艰辛,成果得来殊为不易。回顾过去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关键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五原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未达到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项目投资占比低。二是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少,支撑高质量发展动能不足;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短、规模小,品牌引领带动作用不强。三是经济总量小,财政增收乏力,刚性支出增多,保“三保”与推动发展矛盾和压力非常大。四是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还存在短板,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还有很多期待。五是有的干部作风仍然“慢粗虚”,担当精神、专业能力还跟不上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拿出务实举措,下决心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