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3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2月23日在武威市凉州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凉州区区长 崔振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凉州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多轮疫情的冲击影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区第五次党代会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拼搏、埋头苦干,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加压奋进,经济形势稳中有进。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工业经济、商贸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完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考核奖补机制,强化运行监测和服务保障,推动经济“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态势更加明显。预计全年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达到417.7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3亿元、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708元和19515元,增长5%、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28亿元、增长7%。我区成功入围2022中国西部百强区。

  一年来,我们发挥优势、强链延链,集群效应加速释放。坚持产业兴区,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确定7大优势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重点项目119项,总投资518亿元,完成投资109亿元,实现产业链产值347亿元,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倍速发展。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引进实施新能源及协同产业项目29个,开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9个180万千瓦,完成投资71亿元。重通成飞大兆瓦级风电叶片、特变电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7.94亿元,较去年增长76%。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依托龙头企业,招大引强,延伸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初步形成乳制品、奶牛养殖、饲料加工、兽医兽药、彩印包装、物流物联等“1+6+N”奶产业体系,奶牛存栏4.5万头、增长41%,奶产量达到22.7万吨、增长230%,奶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3.65亿元,增长28.3%,奶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全省代表性现代农业园区。食品工业延链拓展。坚持前端抓规模夯基础、中端抓加工促增值、后端抓市场提效益,深化拓展肉牛、肉羊、生猪、食用菌、粮食、蔬菜、葡萄7个分产业链,食品工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18.6亿元,增长8.9%。特色医药补链加速。从药源基地建设、中药材加工、市场流通、品牌培育等方面发力,建立甘草、黄芪、芍药等中药材基地2.5万亩,实施年产5000万盒中药液体制剂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与甘肃药投集团合作建立医药物流配送体系,祖师麻膏药、宫瘤宁片、宣肺止嗽合剂3个品种被列为陇药大品种大品牌目录。生态环保成链增效。坚持生态产业化方向,实施污染防治、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17个,完成投资3.94亿元。以静脉产业园为龙头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链条,以畜禽粪污、尾菜秸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农业废弃物循环产业链初步构建。文旅产业积厚成势。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基本建成,实施文旅项目6个,完成投资14.6亿元,张义镇灯山村获批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凉州战役纪念馆红色文旅品牌,我区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数字经济赋能聚力。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新建5G基站279个、累计建成751个,实现城区和重点镇、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建成数字化车间、万头智慧牧场、智慧停车管理云平台,“天马行”“金融通”“文旅通”等上线运营,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一年来,我们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发展质效显著增强。坚持质量并举、量质齐升,千方百计扩投资、促消费,夯实经济发展基础。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2.9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1.12亿元,申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1.05亿元。实施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174个,完成投资149亿元,比去年增加29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实施强工业行动,制定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工业项目58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9.88亿元,较去年增加20.1亿元,同比增长140%。德斯威光伏、武晟新能源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入规。招商引资创新突破。拓展招商渠道,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发挥新能源指标竞配政策撬动效应,引进落地一批新能源产业链项目。积极参加“侨领侨商武威行”活动,采取委托招商、节会招商等方式,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4项,实现到位资金145亿元,同比增长26%。科技创新动力强劲。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财政科技支出比例提高到0.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户,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6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新增授权专利700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技术交易额达9.78亿元。社会消费逐步回升。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政策措施,组织开展“重点消费促进季”等活动,投入财政促消费资金710万元,带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回暖。商贸物流体系逐步完善,新增冷链保鲜库容9.5万吨、累计达到50万吨。新增外贸进出口备案企业8家,完成进出口额2.66亿元、增长7.5%,外向型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全面统筹、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势头强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粮食安全底线不断夯实。新建高标准农田17万亩,累计达到45万亩,整治撂荒地1.91万亩,完成粮播面积120.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71万吨、增长1.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收模式”被树为全国典型。特色产业培优做强。全力推进“三沿”产业带建设,“10+N”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五成来自特色优势产业。建成标准化种养示范基地153个,新建日光温室10381座8510亩,种植瓜菜43.3万亩、产量达210万吨。建成食用菌产业园6个,全区食用菌产量达5万吨、产值3.46亿元。牛、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49.87万头、162.5万只、79万头、424.1万只,同比增长12.3%、16%、20%、8%。设施蔬菜、食用菌产量和生猪饲养量居全省县区第1位,牛羊饲养量分别位居全省县区第2位、第3位。累计认定“三品一标”产品143个、“甘味”农产品品牌21个,“凉州农鲜”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省乡村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编制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345个,创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10个,打造金山镇崖湾村整镇集中收缩、永丰镇四十里红色美丽村庄等各具特色的示范村。建设集中收缩安置点11个1011户,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75户3139人,改造土坯房5454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230公里,改造农户厕所1263座,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1490户4599人消除返贫风险,认定乡村就业工厂(扶贫车间)37家,务工就业脱贫劳动力达到4.2万人;落实中央和省市区衔接资金3.08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65个,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68户3395万元,防返贫基础进一步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开发启用凉州区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全年流转土地38.9万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860家、家庭农场1691家,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村级组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16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